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76篇
中国政治   123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6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刘肃勇 《侨园》2013,(7):45-45
<正>姚崇,唐朝陈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人,生于650年,为历任唐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著名宰相,对唐玄宗李隆基创立盛唐"开元之治"有着重大贡献。尤为可贵的是,姚崇以朴素的唯物论,敢于同当时奉为神明的"天人感应"学说施以抵制、挑战。716年,唐玄宗治下的河北、山东地区闹蝗灾,百姓却不敢捕杀蝗虫,反倒祈祷跪拜上天显神灵免除灾难。姚崇则当即指派官员去灾区主持捕杀蝗虫,遭到了期中权官卢怀慎的反对,声音:"人力怎能制住天灾,多杀蝗虫定然伤害老天和气,使不得。"姚崇力挺反驳说:"蝗虫把禾苗吃光了,老百姓怎么生活,杀虫救人,有祸我独自担当。"于是灾区群众奋起捕杀蝗虫,终于在"人定胜天"中杀灭蝗虫保收成。过了几年,唐玄宗李隆基下诏要东巡洛阳,未出行即突发了长安京城太庙坍塌事件,大臣则纷纷上奏说:  相似文献   
192.
《学理论》2019,(11)
孝道作为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有深厚的历史内涵,随着社会的变迁,在当今时代中焕发出新的特点。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孝道观以及孝行进行调查,并通过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大学生对于传统孝道的认同度较高,性别是影响其孝道观念和孝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女性大学生更偏向于相互性孝道,而男性大学生则偏向于权威性孝道;地区、生源地的不同,对其传统孝道的认知并没有显著影响;对于养老模式的选择,也从家庭养老模式转变为机构养老模式。本文从传统孝文化的角度出发,为中国养老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及实践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3.
晚年何以幸福: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空巢老人如何养老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何实现农村空巢老人晚年幸福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农村老人养老已经从过去的私人事务变成了社会公共事务,特别是对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更应积极寻求治理之策。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面临的主要困境是经济供给不足、生活缺乏照料以及精神缺乏慰藉。困境的成因包括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农村养老体系不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落后以及传统养老观念的式微等。对此,应通过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农村养老体系,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并弘扬现代孝道文化。  相似文献   
194.
孝道的现代转向及现代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根本和核心,是一种大众性和民间性的道德观念.它经过几千年的延续和积淀,不断适应着时代的发展,已成为国人稳定家庭、凝聚民族、传承文化的重要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5.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历史各个方面影响极深。继承和发扬传统孝道,要继承传统孝道中的爱亲、谏亲、尊老、光亲等优秀的一面,同时要抛弃其封建性的一面,如:移孝于忠,忠孝合一,重孝轻慈,父子相隐,厚葬久丧等思想。在现代我们要建设新孝道,要强调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人格平等,父母与子女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更应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实现中国传统孝道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96.
目前,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孝行出现异化和庸俗化趋势.孝行丧失了其本身所应具的道德价值.孝道的伦理精神本质是爱、敬、忠、顺.孝行的异化根源于对孝道的伦理精神本质缺乏必要的认知.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孝道启蒙.  相似文献   
197.
董婧  巩丽 《青年论坛》2011,(3):70-72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调节人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推进社会安定的基础,开展孝文化讨论,提高大学生对孝文化的认识和道德认同,抓住时机,创造教育情境,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孝道,抓住生活中奉行孝道的典型事例,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道德迁移,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198.
对当代农村中学生孝道观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农村275名中学生孝道观的调查发现:当代农村中学生仍然保持着尊亲、养亲、荣亲的传统孝道观;农村中学生对敬爱祭念的赞同程度最高,随侍奉养的赞同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199.
朱思阳 《世纪桥》2016,(3):74-75
孝道思想更是孝文化的理论渊源和根基之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成分之一,构成了中华孝道思想的核心内容。因而研究孝道思想对于我们从整体上提升对中华孝文化的认识,以及加深对儒家哲学的理解,特别是促进我们建设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的孝的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孔子的孝,内涵丰富、十分的具体,并且对于后世孝道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重新梳理体会孔子孝的内涵,为我们建立当代社会需要的孝道思想提供了根据。  相似文献   
200.
农村"啃老"现象及其内在逻辑——基于河南Y村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河南Y村的调查发现,当地年轻人的"啃老"阶段长且內容多.但村庄中的养老只定位于"孝"的最低标准上,这种不平衡的代际交换模式,却没有引起代际之间的关系紧张,因为大多数父母心甘情愿地被"啃老",这种自愿性付出受当地不利于父母的"地方性规范"的型塑.要改变这种剥削性的"啃老",需要理顺代际间的关系,使之达到一种良性的厚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