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74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40篇
各国政治   124篇
工人农民   117篇
世界政治   3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521篇
法律   1524篇
中国共产党   1888篇
中国政治   3135篇
政治理论   1295篇
综合类   239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805篇
  2013年   786篇
  2012年   878篇
  2011年   872篇
  2010年   925篇
  2009年   853篇
  2008年   975篇
  2007年   742篇
  2006年   627篇
  2005年   514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301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01.
特殊普通合伙的设立,既保护了无关合伙人的合法权益,又可以制约各执业合伙人的执业行为。在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中,法律风险比较大。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为例,对特殊普通合伙所涉及的理论及适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主要从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角度,研究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由有限责任制到特殊普通合伙制从业人员法律责任变化的市场反应。  相似文献   
902.
近几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政策扩散引起了政界以及学术界广泛的重视。政策扩散理论为政策试验实践进行学理性阐释提供了一个适宜的分析框架和理论视角,公共政策的扩散有利于促进地区间的互动,提高政策的合理性,缩小地区间发展的差距。基于西方政策扩散理论,分析了政策扩散的原因、路径以及政策扩散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03.
软能力是形成人力资源素质的核心,强化人力资源软能力建设是有效规避道德风险,实现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提升人力资源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梳理软能力的多元内涵,审视中国人力资源软能力不足的五大表现,能够诠释出中国人力资源软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强调人力资源的能力和价值双本位,继承传统文化瑰宝,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赋予软能力建设以时代内涵,是当今中国应对新常态社会变革和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04.
张凌寒 《现代法学》2023,(4):126-141
生成式人工智能改变了数字社会的生产架构,向既有的技术治理体系提出挑战。一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基础模型—专业模型—服务应用”的分层业态,无法在现有的“技术支持者—服务提供者—内容生产者”监管框架中找到适配的法律定位;二是其传播模式和技术指标使得原有规制工具难以适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应符合其功能业态的技术逻辑,也应基于其在数字社会生产的地位,重新认识和调整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律定位,将模型作为新型的法律治理对象。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础模型因可接入千行百业而具有通用性,因同时提供信息内容与机器所需合成数据而具有强大赋能性,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应构建“基础模型—专业模型—服务应用”的分层治理体系,在不同的层次适配不同的规制思路与工具。在基础模型层以发展为导向,将其作为数字社会新型基础设施设置法律制度;在专业模型层以审慎包容为理念,进行分级分类并设置合理避风港规则;在服务应用层实施敏捷治理,建立合理容错制度。由此,我国得以从单一场景的算法治理发展为适应不同治理目标的复合型系统性治理。  相似文献   
905.
王雷 《中国法学》2023,(1):181-202
民事案件中,法律适用的“小前提”案件事实形成环节蕴涵了一个“小司法三段论”,基于此,民事法律适用实质上是一个“双阶层司法三段论”。民法证据规范是“小司法三段论”的“大前提”,不仅限于举证责任规范,还包括民法证据方法规范、民事推定规范以及民法证明标准规范。民法证据规范丰富了民法规范的类型体系,提升了民事权利规范、民事义务规范和民事责任规范的可操作性和价值连贯性。应通过对民法证据规范的发现、归类和解释适用促进形成合宜的民法证据思维,实现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沟通和协调。  相似文献   
906.
生态修复既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应有之义,也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自然资源部发布的18个典型案例,运用扎根理论进行多级编码与模型构建,试为我国生态修复提供一个整体性的理论解释,借以解码生态修复的“中国故事”。结果显示:我国生态修复是一个生命有机体的全链条治理模式,由“制度-行动者网络”“技术-嵌入性动机”“组织-注意力配置”“体制-常态化督察”四个范畴构成,其中“制度-行动者网络”意指谁来修复,“技术-嵌入性动机”与“组织-注意力配置”表征如何修复,“体制-常态化督察”意指修复监督。中国式生态修复成功的机制性路径主要包括以心灵契约订立初心使命,以合作治理维系常态格局,以因时就势形塑立体过程和以任务桥接扩展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907.
《人民论坛》2023,(22):61-63
坚持人民至上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网福建电力新时代“双满意”工程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标尺,坚持做到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人民谋福祉,充分体现了国企为民的价值追求。该工程坚持高质量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高品质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高水平赋能新福建建设,为新时代国有企业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积累了可靠经验。展望未来,国网福建电力要始终做到站稳人民立场、满足人民需求,坚持改革创新、提升服务能力,聚焦能源转型、赋能绿色发展,以新时代“双满意”工程强化央企为民服务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908.
传统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假设样本同质,在这一假设不成立时,使用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潜变量混合模型是一类典型的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在探索群体异质性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以潜在类别模型、潜在剖面模型、潜类别增长模型和增长混合模型为例,介绍常见潜变量混合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步骤。随后,通过实例展现了潜变量混合模型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09.
文章基于我国2011—2020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并验证农业科技投入是否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农业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发展之间具有双门槛效应,当农业发展水平跨越其门槛值之后,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效应加强;科技投入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中介效应,且我国中西部地区科技投入的中介效应明显强于东部地区。基于此,要加快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进程,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农业发展的功能,让乡村共享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910.
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明显、粮食安全遭受威胁等背景下,促进农户绿色生产是推动农业生产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河南省产粮大县农户的调研发现,由于绿色生产生计资本匮乏、规制政策不完善导致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出现背离现象,绿色生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不高。结合技术接受模型(TAM)和可持续生计理论框架(SLA),剖析了生计资本、政府规制、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农户绿色生产生计策略转型和生计结果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了农户绿色生产长效驱动机制,并结合国际经验提出促进农户绿色生产的本土化规制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