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98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62篇
工人农民   115篇
世界政治   50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9篇
法律   8414篇
中国共产党   920篇
中国政治   2306篇
政治理论   670篇
综合类   2717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291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387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529篇
  2014年   1101篇
  2013年   1079篇
  2012年   1190篇
  2011年   1225篇
  2010年   1104篇
  2009年   1186篇
  2008年   1270篇
  2007年   937篇
  2006年   782篇
  2005年   685篇
  2004年   615篇
  2003年   552篇
  2002年   506篇
  2001年   346篇
  2000年   306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基于决策理性和局部合理性假设,分析工具理性与社会理性对决策不同层面的影响,论述决策过程多重价值选择的差异,导出决策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192.
我国《公司法》对少数股东保护的条款较少,规定得过于原则,不利于操作,应借鉴国外立法的经验,加强与完善立法。  相似文献   
193.
证据效力是公证的基本效力之一,也被视为公证与私证的主要区别。公证的证据效力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公证证明的内容属于司法认知的范畴;二是从证据材料的优先性来看,经过公证的书证证明力大于一般的书证。公证的公信力是公证证据效力的渊源,而相关法律规定也为这种公信力提供了保障。公证证据在诉讼证明中可以成为书证,经过公证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属于可予认知的内容,只是在形式上具有初步可信的证明效力,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是可辩驳和推翻的。目前,公证证据在我国仅适用于民事诉讼,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应受到限制,一般不宜成为司法认知的对象、不能直接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4.
新闻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抗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改革》杂志2003年第7期刊登了《谁在分"肥"》一文,内容涉及广州市华侨房屋开发公司企业经营和改革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被后者以侵害名誉权为由告上法庭。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判令原告败诉。此案所涉及的新闻自由与名誉权保护背后的复杂法律关系问题值得引起关注,它对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意义重大。我们特节选广州天河区人民法院对该案的判决书,并约请有关方面学者对此案所涉相关问题发表观点。  相似文献   
195.
张鸿绪 《政法论丛》2021,(4):151-160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与司法程序的深度融合发展,诉讼电子化正推动着人证的作证方式由传统出庭作证向远程作证转变.远程作证在便利人证直接向法庭提供言词证据的同时,对作证主体的表情、下意识反映等情态证据也产生着过滤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法官对言词证据真实性的认定.为充分发挥情态证据的证据效力,有必要对远程作证制度进行改造:一是应当...  相似文献   
196.
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中承担主要引导公益诉讼向前推进的职责。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中承担主导责任可以从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的设定维度、检察机关全过程参与履职的设计维度及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实践质量掣肘的设想维度证成。当前公益诉讼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面临讲政治与抓业务融合不足、探索与发展过程受限、需求与供给匹配错位等制约因素,影响了主导责任的有效发挥。为进一步优化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中的主导责任,应当通过讲政治与抓业务深度融合筑牢政治基础,通过案件数量与质量优位安排引领发展方向,通过内力与外力同向发力提升办案质效。  相似文献   
197.
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新型的证据形态在证明案件事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基于电子证据自身的特点,在司法适用中仍面临诸多难题,亟需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在电子证据的内涵方面,应从广义的角度进行界定,使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司法实践方面,应明确电子证据存在着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较弱、采信率普遍较低、有效的举证形式过于单一等适用障碍;在对电子证据的审查方面,应着重从“合法性”和“真实性”两个方面采用区别于传统证据的认定规则。此外,法院还应在智慧法院的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实现电子证据档案保存的无纸化。  相似文献   
198.
当今社会中,法官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肩负着维护正义的神圣使命,同时也具有复杂的多重角色。本文通过对法官的基本角色介绍,着重分析了在审判过程中法官的应然角色和实然角色,进而提出实现法官应然角色的建议,以期使法官在审判过程中有明确的角色定位,保证司法的公正。  相似文献   
199.
诉讼费分担制度在国家与当事人之间发挥着分担审判成本的作用,在当事人之间则发挥着诉讼成本的调节功能.现行的以败诉方负担诉讼费为主的诉讼费分担规则在实践运行中存在标准多样化、说理简略化、异议形式化等问题,法院对于诉讼费分担比例的认定随意性较大、救济渠道较为单一、规则落实也不到位.因此,应从统一败诉方负担诉讼费的实践标准、类...  相似文献   
200.
在刑民交叉且刑民同步查办的虚假诉讼案件中,由于刑事证据和民事证据之间的差异,刑事笔录在民事虚假诉讼生效裁判检察监督中的证据效力问题受到了理论和实务界的关注和争论。刑事追诉过程中产生的讯问、询问笔录在民事生效裁判检察监督中当然具有证据能力,且应属于言词证据。其中当事人的“自认”在民事虚假诉讼检察监督中具有较高的证据效力,但其不能单独作为证据使用。作为证人证言,刑事笔录应成为检察机关向法院提出抗诉或再审检察建议的重要证据材料用以启动再审程序,在此过程中并不需要证人到场接受法官的调查询问;除此之外,对刑事笔录仍应按照民事诉讼证据规则进行审查,并与其他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才可作为民事虚假诉讼生效裁判检察监督的证据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