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篇
法律   131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158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1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公安研究》2013,(4):94-94
罗航、郝嘉吉在《武汉金融》2012年第6期撰文认为,2005年以来,我国融资结构发生变异,主要表现在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银行表外融资类业务和民间借贷资本的大幅度增加。融资结构变异增加了市场上的流动性,也给市场带来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502.
从人类认知能力以及司法规律层面讲,刑事错案不可避免,但人们却能通过努力最大限度地减少错案的发生,尤其是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刑事错案。本专题中,不论是从刑法解释角度倡导的类型思维,还是对死刑证明标准适用变异的反思,亦或是在实践办案中对刑事错案的实证分析,均旨在探求科学的制度设计、对法律的准确理解与适用,保障法律的实施,预防刑事错案的发生,及时纠正错案,最大限度的实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503.
讯问语言修辞是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活动中,适当地运用修辞方法、手段,增强讯问语言的表达效果,以促使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和行为良性转化,达到审讯目的的一种语言活动。讯问语言修辞是在十分特殊语境中运用的修辞形式。讯问语言中运用修辞手段要遵守选用讯问语言技巧的原则要求,处理好选用修辞手段和遵循讯问活动的法律要求之间的关系。在讯问语言中选择运用好比喻、借代、对比、排比、层递、反复、设问、反问和双关等。  相似文献   
504.
唐宋  杨华 《刑事技术》2011,(4):53-53
所谓变异指纹,是指纹在形成过程中,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发生外形和特征的变异,而外形和特征的变异具有非本质差异的特点,能作同一认定的指纹。在对变异指纹进行认定的过程中,技术员把握的往往是细节特征的表现形态相近,既现场特征表现为一种类型,样本特征为能够解释的类型,如一个是起点,另一个是分歧。  相似文献   
505.
所谓语体,是指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使用语言的特点的总和.政论语体属于书面语体,它的功能是通过对社会政治生活各种问题的阐述,动员广大群众,为本阶级的利益和社会事业积极地进行工作.由于政论语体更直接地为政治服务,其宣传鼓动作用极强,因而在语言的使用上也比较复杂.它同口头语体中的谈话语体、书面语体中的科学语体及艺术语体都有一定的联系,但又表现出独特的语体修辞风格. 第一,论证的逻辑性.任何语体的构成和使用,都必须遵循思维逻辑.但思维的方式又是多方面的.政论语体则是遵循正向思维即常规思维方式的.政论语体为政…  相似文献   
506.
乔丽丽  刘耘华 《德国研究》2023,(5):135-151+156
19世纪德国的中国书写与想象,其蕴涵较为复杂。作为负面形象的“中国”发酵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普鲁士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因而它常常被自由主义者引为反抗普鲁士强权的政治与文化隐喻,即一种用以躲避文字审查的文学修辞策略。受此影响,“中国”成为德国普通民众娱乐消遣的虚构素材库;同时,出于19世纪末德国政治与外交的需要,“中国”又曾是德国所期望的远东市场及军事同盟候选国。德国19世纪政治、文学、娱乐、经济与军事领域的中国书写相互关联又彼此影响,德国学者、文人借创造“中国形象”来完成符号化的意指过程,以达到实现自我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07.
刘冬青 《青年论坛》2009,(3):128-130
“很”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程度副词,由于活跃因而具有一定的能产性,在具体的造句和运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用法和用例。“很X很XX”结构即是这种能产性的体现。本文通过对此结构的研究,以期揭示出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在句法特征、语用环境中的一些规律,并期望以此来指导和规范一些变异的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508.
名词性状化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词性状化是现代汉语中值得注意的一种言语现象。名词性状化作为的一种言语现象,尽管在古代汉语中也早已存在,但就其推动语言发展的作用来看,无疑也应该是新时期语言变异问题研究中值得大家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09.
510.
孙自豪 《河北法学》2024,(7):181-197
建构中国式现代化法治话语体系是法治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时代课题。深刻认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充分彰显法治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性,需要法治话语体系提供有力的话语引导与支撑。在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科学的法治理论指引、革新的法治建设经验、先进的法治理念供给,为建构法治话语体系奠定了扎实基础、注入了强劲动力。建构中国式现代化法治话语体系,需要我们创新现代化的修辞表达,以法治话语叙说中国式现代化;塑造中国式的法理思维,用法治之理建构法治话语体系;提升法律方法的运用能力,拓展现代化语用的实践空间,增强话语体系的应用效能与实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