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43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89篇
中国共产党   137篇
中国政治   393篇
政治理论   118篇
综合类   16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81.
英国著名新左派马克思主义文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后理论时代”坚持探索被扭曲和逃避的宏大叙事问题.他的新作《生命的意义》通过解析“意义”与“生命”的内涵,尖锐地批判了后现代主义对一切深层的、整体性的、人的生命等这些崇高课题的贬抑所造成的“意义的消蚀”,指出生命的意义并不是一个问题的解答,而是“以某种方式活着”,并从后现代主义所回避的伦理道德那里给出了他所认为生命意义的答案.  相似文献   
82.
陈壮鹰  王坤 《德国研究》2023,(1):127-138+152
卢卡斯·贝尔福斯蜚声当代瑞士文坛,2019年被授予德语世界最重要的文学殊荣——毕希纳奖。其代表作品《百日》拓展了德语文学中关于大屠杀的时空语境,将读者拉近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非洲卢旺达大屠杀,用文学的方式观照这段被忽视与遮蔽的惨痛历史,展现创伤的障碍和延宕,刻画个体创伤下受害者与加害者的双重身份矛盾,并对不同群体的集体创伤进行多棱镜呈现。作家在小说中讨论并反思善与恶、罪与罚、人性与道德、创伤与救赎等深层次问题,提醒人们铭记历史,避免灾难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83.
晚清至五四时期纷繁芜杂的时代影像折射出历史转型中的潜层巨变。该时期知识分子在面对外源文化时,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线性说明,他们因政治规约、传统赓续及家族疏离等三重维度统摄下的身份暗示与体验认同的差异,建构出多元化的外源性汉语叙事符号。这种特殊的文学书写使知识分子的外源性言说原点在异域与本土之间位移,而贯穿其中的主线始终是实现民族复兴及中国式现代化的愿景诉求。  相似文献   
84.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讲好“伏羲画卦故事”,传播“伏羲文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更高要求。本文通过梳理历年媒体对“伏羲”的报道,开展新闻叙事分析,探索构建新媒体时代的“伏羲”新闻叙事,从而更好地推动有关新闻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85.
中国共产党形象是丰富的、多元的、充满内涵的,其叙事表现着党的领导水平与宣传能力,影响着政党权威与组织建设。中国共产党形象从叙事观念的形成到叙事话语的互动,形成了叙事范式逻辑。革命叙事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形象重要的表达方式,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舆论与公共话语的时代性发展。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叙事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历史记忆与叙事书写,更影响着当代党史研究的历史认知与政治思想逻辑。  相似文献   
86.
吴凯 《探索》2022,(4):13-26
人类文明新形态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和资本主义文明,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将中国道路、中国治理、中国价值内嵌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文明形态的创造过程,并以文明形态的适应问题、实现问题、发展问题为切入点,深刻回答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何处。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社会主义”的文明性、展现“现代化”的中国优势、凸显中国“文明”的主体性,具有丰富且深刻的内涵特质。以理念观照为立足点,中国道路的文明逻辑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密码,中国治理的文明场景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格局,中国价值的文明内核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未来选择。从表达路径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叙事来看,需要用世界图景映现中国故事以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理论蕴含,用国家形象传播中国故事以增进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国际认同,用学术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以提升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作品质量。在讲好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主义文明故事的同时,为人类文明未来发展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选择,谱写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和谐篇章。  相似文献   
87.
88.
图像叙事是不同历史时期某一群体或个人思想观念的视觉呈现。图像叙事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史学话语体系下图像证史的争论、艺术考古领域对图像风格与特征的分析,以及田野民族志为实践基础的图像阐释三个领域。从“叙事”的视域出发,将图像作为文化表达、文化传承和文化习得的“文本”进行解读,是理解图像背后社会历史情境与思想意识的关键。  相似文献   
89.
《包待制智勘灰阑记》、《高加索灰阑记》和川剧《灰阑记》均以灰阑断案的情节为基础,看似雷同,实则相异。文章试从互文性理论角度阐释者三部作品在剧本层面和演剧层面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90.
叙事式政策框架主要是由马克·麦克贝斯、迈克尔·琼斯和伊丽莎白·沙纳汉三位学者创立,他们为回应萨巴蒂尔对后现代公共政策分析的批评,将后现代公共政策分析的视角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有机结合,试图提出一个主要讨论叙事在政策过程中作用的理论框架,进一步推动后现代政策分析学者与政策过程理论者对话,推进政策过程理论的发展。其理论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叙事视角,另一类是政策过程理论中的倡导联盟框架。其哲学基础是解释主义,在本体论方面坚持主观本体论,同时在认识论上坚持客观主义。政策叙事是其核心概念,对政策叙事的测量包含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微观、中观与宏观构成了分析的三个层次。在微观层面,叙事式政策框架研究叙事对个人信念和行为的影响;在中观层面,叙事式政策框架研究叙事对联盟的形成及其策略的影响,以及它对政策信念、公众意见的影响;在宏观层面,叙事式政策框架研究文化和制度式政策叙事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