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2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322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希腊的危机,乌克兰的动荡,泰国的乱局,伊拉克的内战,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躁动不安,似乎都昭示着这样一种现象:成也民主,败也民主。西式民主由于其自身无法克服的软肋和硬伤,决定了它还只是一种低级的民主,还处在民主发展的低级阶段。未来社会一定会扬弃和超越资本主义低级民主,走向更高级民主,这是民主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82.
正"十二能人"轰动中日两国军界吴石,解放后台湾当局"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1950年6月被蒋介石下令杀害于台北马场町。这一案件是国民党退逃台湾后的第一大政治案,震动了整个台湾岛。那么身居国民党当局高位的吴石因何会受到这样的处治,甚至遭到枪杀呢?1894年8月,吴石出生在福建闽县螺洲的吴厝村。他自幼与军事结缘,于  相似文献   
83.
这个春节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人民几乎都"宅"在家中,但是也有那么一部分人为了抗疫奔赴湖北,被人们敬称为"逆行者"。这些逆行者中,有一位台商的身影,他就是荆门台协会会长简俊男。逆行湖北——跨越两岸三地为生命接力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武汉已"封城"。因为80岁的老父亲已染病卧床一年有余。  相似文献   
84.
王建民 《台声》2008,(3):19-20
近年来,“台商回流”已成台湾当局两岸经贸政策的重中之重,全力推动。春节过后,在岛内“大选”之前,台“经济部”再次增加200亿元新台币的工业区投资租税优惠额度,鼓励台商回流。然而,台商回流现象虽有所增加,成效却非常有限,与台商对外投资相比不成比例。特别是,台商回流不是台商从大陆撤资,而是台商在海峡两岸新的战略布局,是看好两岸直航与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后的新商机,是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与合作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85.
目前台湾社会保险制度不够健全,特别是老年社会保障采部分职业社会保险制度,从而有约400万人尚未纳入老年社会安全保障体系。因此,台湾当局试图对现行老年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积极推动“国民年金”制度。“国民年金”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是以老年保障为主,兼顾身心障碍、死亡等保障在内的一种长期性社会安全保障制度。这一制度经过多年的规划与努力,台湾“经建会”已完成相关法规与制度的建制,原计划于2000年起实施。但因1999年“9·21”大地震的发生,加重了财政困难,台湾当局决定将实施时间推后。接着因岛内政坛权力结构的变化,民进党上台,原执政的国民党当局制订的“国民年金”制度与新政府上台前承诺的其他社会保险及福利措施发生冲突,“国民年金”制度的实施面临调整的命运。经过各党派激烈争论,以国民党占多数的“立法院”初步达成继续推动“国民年金”制度,原则上通过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由于这一问题已变为政坛斗争的一大焦点,能否如期施行,仍存在变数。不过,尽管这一社会保险制度的具体细节可能有所调整,但基本内容与改革方向将不会有大的改变,其实施也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86.
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开放,两岸民间交流加速发展,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阶段。由于两岸政治互信的建立与巩固,传统安全因素即政治与军事对于两岸关系的威胁逐渐淡化,但是非传统安全因素如跨境犯罪、传染疫病、重大事故、恐怖主义等对于两岸关系的影响上升。两岸应当建立相关制度,加强合作,强化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和控制能力,优先解决和防范非传统安全因素对两岸关系的重大冲击和损害。  相似文献   
87.
从国家认同观的视角看待台湾当局两岸统独政策,是研究台湾政治发展和两岸政治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国"国家认同观下,蒋介石、蒋经国时期形成了"两岸统一"政策;在"台湾定位"国家认同观下,李登辉时期制定了"两岸分治"政策;在"台湾"国家认同观下,陈水扁时期推行了"台湾独立"政策;在走向"一个中国"国家认同观下,马英九时期确立了"两岸终极统一"政策。  相似文献   
88.
化青 《统一论坛》2002,(1):9-10
2001年,虽然由于台湾当局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致使两岸政治僵局没有也不可能打破,但在祖国大陆的积极推动与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仍然持续发展。一、两岸人员往来继续扩大据有关方面统计,仅从香港、澳门入境,2001年1—11月,来祖国  相似文献   
89.
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在8月初提出“一边一国”之言论,并不早偶然的,而是其处心积虑长期图谋的结果。陈水扁是继李登辉的“两国论”的另一个“台独”版本,只不过是用不同的调子推出,企图想鱼目混珠,欺骗台湾百姓。陈水扁如此动作及主张是在玩火,是拿  相似文献   
90.
5月25日台湾“中华航空公司”CI-6011航班在由台湾飞往香港的途中,在澎湖海域发生空难,使机上206名乘客和19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华航”空难发生后,台湾媒体对台湾当局迟迟不与祖国大陆实现直航“三通”的做法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当前万事莫如“三通”急。笔者也认为要确保旅客的生命安全,两岸“三通”已经是台湾当局刻不容缓必须解决的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