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10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皖南泾县西乡,距离县城25公里的叶子河上,横跨一座石木结构的小桥.当年的新四军称她为“军民桥”;后来,当地的老百姓叫她“叶挺桥”.因为,“叶挺桥”是新四军军长叶挺亲手设计、亲自参与施工、又亲笔在桥中间的木坊的横匾上题写了“军民团结,抗战到底”八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所以,称此桥为“叶挺桥”,顺理成章,名正言顺.  相似文献   
102.
中将彭明治     
毕一功 《黄埔》2012,(2):31-33
彭明治(1905-1993),湖南常宁人。1924年3月到广东,后入黄埔军校一期军士教导队学习。曾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6年夏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代连长。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三军直属队连长、教导队队长,第十九、二十团副团长,第九师二十六团团长,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1934年10月,彭明治参加长征。他率领红一军团一师三团配合红四团夺取泸定桥,为中央红军胜利北上,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3.
<正>去年"七一",支部组织红色旅游党日活动。清晨,霞光万道,木棉殷红,我们来到坐落在肇庆市江滨东路西江河畔石头岗上的阅江楼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参观游览,瞻仰先辈的丰功伟绩,学习前贤的革命精神。来到江边,坐北  相似文献   
104.
《党史文汇》2009,(3):60-63
在"中美合作所"的"白公馆"监区,叶挺写下了他那首大义凛然的<囚歌>."……我渴望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身躯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望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这些诗句,因被编进了教科书,至今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05.
今天,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广州新四军研究会在这里举行学术研讨会,研究叶挺将军的生平与思想,深切缅怀叶挺的光辉业绩。在此,我代表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向与会的新四军老首长、老同志、叶挺的亲属和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06.
叶挺任新四军军长期间,他曾先后五次来到国民政府陪都和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重庆。前三次是以新四军军长身份到重庆办理军务,后两次则是作为蒋介石的囚徒被押往重庆。叶挺先后在重庆逗留了26个月,其中17个月是在蒋介石的监狱里度过的。叶挺在重庆的经历,可称为他传奇人生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07.
2007年11月26日,笔者在滨江宾馆采访了前来南昌出席新四军成立七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第三子叶华明先生。叶华明先生身材魁梧,虽已年届七十三岁、一头银发,但身体硬朗,气度不凡。在改革开放初期,他领衔组建深圳先科集团,是风靡全国的科技领军人物,被誉为“先科之父”,现任深圳市政协副主席。  相似文献   
108.
陈毅微服出峡抵达武汉,担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中共党委书记.不久,发生"七一五事变",汪蒋合流.七月初,陈毅辗转经由九江赴南昌,未及赶上八一起义部队,旋又向南,终于在临川赶上起义部队.周恩来分配他到北伐时叶挺担任过团长的"铁团"73团当指导员.在起义军失败溃散的危急关头,陈毅协助朱德整编的这支队伍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最初基础的一部分.1928年1月,朱德和陈毅发动湘南起义,正式打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的红色军旗,朱任师长,陈任党代表.这年4月,与毛泽东秋收起义的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朱任军长,毛任党代表,陈任政治部主任.  相似文献   
109.
魔窟脱险(1941)1941年1月4日,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从云岭驻地出发绕道北上。6日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军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英勇奋战7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约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少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叶挺军长和军部8个干部隐蔽在一片竹林里,邵宇也在其中。由于国民党军缩紧包围,已经冲不出去,在叶挺下令毁掉武器后,他们被捕了。叶挺被国民党扣:,其余人被:往上饶集中营。上饶集中营是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囚禁新四军战士的几个集中营之一。为便于看管,特务们把被囚新四军官兵…  相似文献   
110.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部队9000余人,在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的率领下,从云岭驻地出发,开始奉命北移。1月6日,当部队行至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指战员英勇抗击,与敌人激战七昼夜,终因敌众我寡、弹尽粮绝而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