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58篇
  免费   455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62篇
工人农民   55篇
世界政治   708篇
外交国际关系   76篇
法律   17828篇
中国共产党   1267篇
中国政治   4159篇
政治理论   667篇
综合类   4098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341篇
  2021年   499篇
  2020年   553篇
  2019年   322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253篇
  2016年   426篇
  2015年   938篇
  2014年   2446篇
  2013年   2126篇
  2012年   2439篇
  2011年   2711篇
  2010年   2237篇
  2009年   2227篇
  2008年   2114篇
  2007年   1724篇
  2006年   1456篇
  2005年   1207篇
  2004年   1006篇
  2003年   932篇
  2002年   956篇
  2001年   649篇
  2000年   523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公共利益是土地征收的合法性基础,我国应汲取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从立法、行政程序和司法审查等方面对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932.
最近,我从《光明日报》主办的《文摘报》所摘编的署名戈辉的文章中看到了如下一段话:“卖官鬻爵,这个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存在的丑恶现象,近二十年来,又沉渣泛起。少数领导干部卖官的胆量和手法,较之封建社会的卖官者有过之而无不及。吏治的腐败是最大的政治腐败。经济领域的腐败、司法领域的腐败,其根子都在吏治的腐败。”(《文摘报》2012.9.1)  相似文献   
933.
《中国司法》2012,(8):111
《中国司法》是司法部的机关刊物,是司法部主管的唯一综合性理论期刊,是党和政府在司法行政战线的重要喉舌,也是立足于司法行政领域,面向法律界和法学界的应用司法理论刊物。《中国司法》以打造一流应用司法理论期刊品牌为目标,依据司法行政工作特点,遵循司法行政工作规律,彰显机关理论刊物宣传特色,紧紧围绕司法行政中心工作以及司法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宣传,在法律界法学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934.
扎柯 《中国司法》2012,(1):61-63
在2011年6月26日第24个国际禁毒日当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97号国务院令,备受社会关注的《戒毒条例》公布施行。《戒毒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配套行政法规,确立了政府统一领导,禁毒委员会组织、协调、指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戒毒工作体制以及戒毒治疗、康复指导、救助服务兼备的工作体系;明确规定戒毒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  相似文献   
935.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犯罪也越来越多。司法实践中,网络犯罪在实体和程序方面都存在一些难以认定的问题。本期特设“网络犯罪的理论与实践”专题,刊登河南省荥阳市检察院的一组文章,期望对检察工作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936.
正(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情况,讨论了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第三款关于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可以逮捕的规定,是否适用于可能判处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问题,解释如下:  相似文献   
937.
唐延明 《行政与法》2012,(5):102-105
鉴于诉讼调解在彻底解决纠纷、实现案结事了方面确实具有判决难以比拟的优势,诉讼调解在司法政策上得到支持,在司法实践中受到欢迎,具有足够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但是,我国原有制度已经为法官优先选择调解提供了充分的激励,在此基础上再大力强调调解,采取多种措施激励法官调解,有可能会造成诉讼调解过度化乃至强制化的局面。这种局面不但会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影响司法权威,阻碍我国的法制建设,也不利于审判效率的提高。因此,必须谨防诉讼调解过度化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938.
张绍忠 《人民司法》2012,(15):75-80
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功能异化及现实表现2011年2月25日刑法修正案(八)第四十一条将恶意欠薪入罪。2011年4月13日,《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五)》将其确定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从条文表述看,本罪仅对有能力支付而故意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行为予以刑事惩治。如果是由于个人履行能力的不足,难以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仍按照民事纠纷处理。然而,本罪在立法上的不完  相似文献   
939.
短讯速递     
《人民调解》2012,(6):8-9
·湖南省司法厅组织开展"调解化积案、息访保平安"人民调解专项活动以来,全省5万多个人民调解组织、30万名人民调解员和广大基层司法行政干警深入开展矛盾纠纷集中重点排查。  相似文献   
940.
人民法院作为纠纷解决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审判执行安全是关系到法律权威和司法公信力的根本性问题,是保障审判人员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履行法定职责的保护性措施需求。本文通过对司法安全基本理论和现实特点的认识,按照进程控制、节点显示、理论到实践的方法,以期梳理出司法安全风险防控建立的线索,从而保障司法活动中法官、法警、律师、鉴定人、证人、旁听人员等的人身财产安全,为解决人民法院现实安全问题提供路径,为司法活动提供风险评估指导,从而维护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