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99篇
中国共产党   105篇
中国政治   167篇
政治理论   53篇
综合类   1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看国外的“包裹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宇 《中国人大》2009,(13):52-52
“包裹立法”是指为了达到一个整体的立法目的,立法机关在一个法律性文件中对散布在多个法律内的有关规定一次性地作出“打包”修改。德国是使用包裹立法最多的国家。1896年颁布的德国民法施行法就属于典型的包裹立法模式,共修正了17部与民法抵触的法律,废止1部法律。  相似文献   
142.
荀子“明分”思想与儒家“和而不同”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分”是荀子哲学的内在逻辑,并从天道观、正名主义方法论、人性论和社会历史观等方面探讨了荀学“明分”的特征,进而指出,“明分”最终还是指向和谐的,即“明分”的精神最终指向“和”。儒家哲学的根本精神是“和而不同”,荀子的“明分”和孟子的“求合”代表了“和而不同”的两条路向,中国文化的主流是过度亲和“和谐”,而忽视了对“分”的强调,今后儒学的发展应该注意“明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3.
工会要立足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找准建家工作在企业工作中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围绕企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为企业党政分忧,为职工解难,这样才能“有作为,有地位”,工会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4.
杨国安 《人民论坛》2020,(3):142-144
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关键在基层治理,基层治理的核心是国家行政权力与民间自治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历史来看,中央与基层社会的关系,既非"皇权不下县"的"地方自治",也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集权控制"。中央集权体制的下移,以及地方民间秩序的自我运行,两者相辅而行,相互为用,构成了中国基层社会官民合治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5.
陈聪 《河北法学》2015,33(4):159-168
军事命令和军事法作为指引军事活动的最主要的两类依据,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军事法具有命令性的特征,军事命令亦具有法律性的特征.同时,军事法和军事命令又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在军事社会中,命令性因素关涉军事主权者的意志,法律性因素关涉现代规则治理精神.军事命令的法律性特征与军事法的命令性特征将“意志性”和“规则性”这两者沟通起来,形成军事法治的独特精神.在实践中应当处理好军事命令与军事法的关系,既要防范军事命令与军事法的混同与错位,也应防范二者的过度分离.  相似文献   
146.
“俄罗斯能否重新崛起”虽然是现实的和前瞻的问题,但是答案却藏在俄罗斯历史的深处。本文尝试展开俄罗斯历史的视野,从俄罗斯文化对其民族性格和社会发展道路影响的视角,阐释俄罗斯民族发展呈现出“东方化一西方化一东方化”、“分一合一分”“钟摆性”的周期,以及这种周期与俄罗斯民族兴衰的联系。论文认为,从俄罗斯历史发展的曲线来看,叶利钦/普京时代处于一个新的“西方化”的、“合”的兴衰周期的起点。当然,俄罗斯崛起的道路将崎岖曲折、荆棘丛生、关隘重重。  相似文献   
147.
苗伟 《理论探索》2012,(3):19-23
文化优化作为一个崭新的时代命题,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它是对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文化困境和难题的回应,倾注了人类理性的自觉、智慧的设计、美好的意愿、自我的反省,对人及人的文化世界具有十分积极的效应。文化优化不是主观臆想,它由可能到现实,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作为来自文化主体的一项客观的、自觉的文化实践活动,文化优化主要受到客体、主体和实践三重尺度的规约。  相似文献   
148.
杜亚峰 《群众》2012,(9):48-49
近年来,丰县宣传部门全力服务县委中心工作,找准宣传工作与经济建设、精神文明、文化发展的结合点,推动宣传文化工作在全市全省争先,舆论引导在全市全省领先,文化产业发展在周边地区和在全市全省率先,努力把丰县建设打造成国家级文化名县、田家级生态旅游名县、全国文明城市、省级乃至国家级的文化产业聚集区。  相似文献   
149.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特别是合统一性思想。其体现在自然的“自在”性和“人化”性的统一,人与人的伦理和人与自然的伦理的统一,人的本质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历史的自然与自然的历史的统一。合统一性思想无疑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0.
马若瑟《儒教实义》是一本以儒家经典作为研究对象的书,内容涉及天学、鬼神、灵魂、伦理、丧葬、祭祀等诸多方面。本文通过对"索隐派"背景知识及马若瑟在中国传教事业的大体介绍、对《儒教实义》基本内容的概括,研究作者是以何方式杂糅儒耶、传达天主教天主上帝之理的,从而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入华传教士的传教策略及其对中国儒家思想的诠释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