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40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天津支部生活》2008,(6):63-63
《小康》杂志近期刊登了对经济学家吴敬琏的专访。吴敬琏指出,阻碍和反对改革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某些在转型期中凭借特权受益的既得利益者的干扰;另一方面是一些改革开放前旧体制和旧路线的维护者利用这种情势“忽悠”大众,把他们引向反对改革开放的方向:中国改革有双重体制并存、“权力搅买卖”的寻租条件广泛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悦读     
正政治《读懂中国改革》——一部深度破解改革密码的建言书十八大之后,尤其是三中全会以来,人人热议改革、争论热点,却未必明确这些改革热点包含着什么样的内涵与变局。而我们的前途,却取决于时下和未来的这些改革举措。为了更好地出发,我们有必要回望、梳理和预测。本书汇聚国内一流经济学家和精英学者,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周其仁、张维  相似文献   
13.
法学家想当然地认为,应该制订更多的法律对社会加以调控,这是法治国家的需要;而经济学家敏锐地看到了法律过多带来的过度规制问题:法律越多,律师、法官也越多,社会成本就越大,效果反而不好。有一种说法是,经济学家把蛋糕做大,法学家把蛋糕分好。  相似文献   
14.
书荐     
《时代风采》2010,(7):31-31
<正>《重新发现社会》/熊培云上世纪初,梁启超著就《新民说》,国民精神为之焕然;一百年后,熊培云结撰"新国说",中国重新发现社会。  相似文献   
15.
黄溪鸿 《检察风云》2008,(20):71-71
我是从一大堆花花绿绿的财经类畅销书中找到这本由张维迎主编的《中国改革30年》的。买此书,说实话我很犹豫,原因简单:不够从容的封皮设计,相当不冷静的价格(定价45元),外加一条巨官僚的书腰。但我充分理解,在这个平庸的年代,书腰上的那些学者还是可以让人肃然起敬的。  相似文献   
16.
宁南 《理论参考》2008,(12):36-39
为什么至今仍然问题缠身? 《商务周刊》:改革已经进行30年,我们的社会中依然存在一系列严重问题,有些问题,像腐败猖獗、贫富分化、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等还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呢?  相似文献   
17.
经济大变局,中国怎么办? 中国社会已全面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房市低迷,股市震荡,出口遇阻,汇率上升……经济大变局,中国怎么办?吴敬琏、厉以宁、林毅夫、周其仁、刘世锦等首席国家智囊集体把脉中国经济,分析并预测"十三五"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律师》2005,(1):17-20
由中央财经大学法律系、中央财经大学财经法律研究所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财经法律论坛”于2004年11月28日在中央财经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宏观调控与市场规制”。近40位专家、学者分别就“宏观调控的法律规制”、“国有资产监管问题”、“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税收立法与税制改革问题”和“市场竞争与市场规制问题”等备受各界关注的问题专题作了演讲,并对这些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在主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吴敬琏和中国政法大学江平两位学界巨擘分别就当前“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作了精彩的演讲。吴敬琏:…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07,(4):29-29
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吴敬琏:要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廉租房应该提到第一位。不仅政府要做,而且政府要拿出钱来。要想办法四两拨千斤吸引社会投资,政府贴息来搞廉租房。廉租房供给每增加5%,房价会下降3%~4%。  相似文献   
20.
有这么一批能够对中央最高经济决策施加影响的经济学家,人称“决策圈经济学人”。党中央总书记、政府总理每遇重大经济问题不时会问计于他们,常出入中南海受最高决策人召见,一起座谈:每当起草党代会文件、政府工作报告时,他们中的一些人就聚集在北京西郊的玉泉山,热烈讨论,字斟句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余年,经济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其成果被决策层接受直至写进党中央文件、政府工件报告,都凝聚着这类经济学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