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7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顺治年间立"崇儒重道"为清朝基本文化国策,雍正帝即位后,他"崇师重道",亲诣先师";践行儒道",多次御经筵";崇尚教化",践行儒道。然而他的国家意识并未掩盖他的民族意识,他在践行儒治的同时还制定了"国语骑射"政策,他重开满洲翻译科考试并将这一政策贯彻于八旗教育中。世宗对"国语骑射"的维护并没有阻止这些技艺的衰退。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它们趋于普遍化、日常化,更有利于满汉文化的交融与认同。  相似文献   
32.
《台声》2007,(4):48-48
台湾当局继大幅修改历史教科书后,近日又拿岛内民众日常使用的语言开刀.以“尊重语言平等”为名,大力推动“去国语化”。制订“语言发展法”草案,把现行的国语改称“北京话”,与闽南语、原住民语等十多种语言,都称为“国家语言”。阴定未来将去除“国语”、“方言“的概念.让上述语言“一律平等.禁止歧视”。如此.“国语”的提法将在岛内成为历史名词.其在台湾作为惟一“官方语言”的地位.正进一步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33.
34.
在一般人眼中的历史,往往是唐玄宗和李白、钱谦益与柳如是,但是,除了这些以外,李白写诗所用的纸、唐玄宗梨园做戏所用的道具、钱谦益的拙政园和柳如是的书画,同样也有各自的历史;而这些纸张、戏曲道具、园林和书画背后,还有更多的脉络。这些就叫"物质文化"。我们听惯了"非物质文化",对"物质文  相似文献   
35.
中亚国家独立后在语言政策方面既有共同点,即致力于发展主体民族的语言,又有不同之处,即各国对待俄语的具体做法有所不同。中亚社会中存在的多语言现象不仅没有成为国家发展可资利用的资源,反而成为一个影响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的政治问题。中亚国家已经意识到多语言政策是其明智的选择,但未来中亚国家仍然面临如何不再把语言政策当作是各种政治游戏的借口,而应把它转化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利用的资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
普通话历史     
朱中原 《党政论坛》2010,(20):12-12
官话、国语与老国音 现代普通话的历史最直接的史料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国语”一词是清朝末年提出来的,之前叫“官话”。  相似文献   
37.
马紫晨 《党员文摘》2023,(13):40-41
近日,一句“孔乙己的长衫”使鲁迅忽然间回归大众视野。不过,当我们将目光从中国移开,聚焦在邻国日本,似乎又能看到不一样的鲁迅形象。世界对鲁迅文学的首篇报道在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鲁迅的作品(故乡)被选入日本教育出版株式会社的中学国语教科书……种种迹象都显示着日本对鲁迅的极大认同。那么,日本人为何如此喜爱鲁迅,甚至崇拜鲁迅呢?  相似文献   
38.
周质平 《台声》2003,(11):17-20
我深知如此言论在今日台湾是有些“违碍”的,但我长在台湾,来自台湾,终不忍看台湾走上这条不通的死路。是以作此文———  相似文献   
39.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社会科学家,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统一努力奋斗。本文通过对蔡元培主张在中国统一国语思想的论述,从而得出蔡元培通过统一国语以达到挽救民族和国家危亡,实现国家统一目的的结论。  相似文献   
40.
日据时期台湾的日语教育通常被认为是殖民统治者利用语言将台湾人“同化”为日本人的文化殖民过程。实际上,由于汉字文化圈的特殊性,在日据台湾早期的日语教育中,存在着以“同文”为前提的日语教学法。在充分考察这一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教育汉文体”的概念有助于从日据台湾的日语教育有关汉文的实践和争议中,探讨“同文”渗透“明治国体”、构成混合主义殖民策略,最终为日本在东亚区域的扩张提供认识论基础和话语权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