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时事报告》2006,(2):7-7
新闻事实:9月19日,经过两个阶段长达20天的艰苦谈判,第四轮六方会谈终于闭幕,各方一致同意通过六方会谈启动以来的首份共同声明,就朝核问题达成六项共识。在当天发表的共同声明中,朝鲜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早日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回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下。美方确认,美国在朝鲜半岛没有核武器,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10,(3):48-49
4月12日-13日、备受瞩目的首届核安全峰会在华盛顿举行.包括中国在内的47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欧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就核恐怖主义威胁、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应对措施.以及强化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全球核安全领域的作用等问题阐述了各自的主张。  相似文献   
13.
美国助理国务卿、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美国代表团团长希尔于10月1日至3日第三次到朝鲜访问,就打开目前朝鲜核问题的僵持局面与朝方官员进行了磋商。如今,他离开平壤已经数日,关于双方会谈的具体内容却一直没有公开,但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国的新闻媒体作了大量的报道与猜测,认为解决朝鲜核问题的进程又遇到了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而朝鲜9日正式通知国际原子能机构,"立即不再允许"核查人员进入宁边核设施。希尔此次造访平壤的背景是:美国未能如约把朝鲜删除出"支  相似文献   
14.
伊朗核问题由于其复杂性及大国利益的广泛卷入而备受关注.本文对伊朗核问题的缘起和演变进行了回顾,认为俄美欧三方围绕这一问题形成了不同的利益诉求,并为此展开合作与竞争,其角逐主要集中在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国安理会及"5 1"磋商三大多边舞台,并相机奉行不同的策略选择.据此,本文对伊朗核问题的演变前景进行了情境模拟.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1,(16):113-113
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费雷敦·阿巴西·达瓦尼日前说,伊朗将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把纯度为20%的浓缩铀的生产活动从纳坦兹铀浓缩设施转移至福尔多铀浓缩厂,并将其产量提高两倍。虽然美国等西方国家认为伊朗是以民用核计划为掩护,试图制造核武器,但伊朗对此坚决予以否认。伊朗总统艾哈迈迪一内贾德表示,伊朗不会放弃其铀浓缩活动,伊朗的“核列车”没有“刹车”,也没有“倒挡”,并决心继续推进其核计划。  相似文献   
16.
大事综览     
2006年2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国际原子能机构决定将伊朗核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召开紧急会议,35个成员以27票支持、3票反对和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欧盟提出的一项议案,决定将伊朗核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中国投了赞成票.  相似文献   
17.
唐志超 《半月谈》2003,(19):73-75
9月12日,在美国等部分国家竭力推动下。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通过决议。限令伊朗在10月31日前全部公开其核计划,与该机构进行全面合作。允许核查人员不受限制地提取环境样本。对此,伊朗方面做出强烈反应,甚至扬言退出《核不扩散条约》。联想到此前在伊拉克曾因核查引发一次次的危机。并最终导致美国发动了“倒萨战争”,人们不禁担心伊朗会不会成为伊拉克核查危机的“翻版”。  相似文献   
18.
序言第1章目标、定义和适用范围第1条目标第2条定义第3条适用范围第2章乏燃料管理安全第4条一般安全要求第5条已存在的设施第6条拟议中设施的选址第7条设施的设计和建造第8条设施的安全评价第9条设施的运行第10条乏燃料的处置第3章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第11条一般安全要求第12条已存在的设施和以往的实践第13条拟议中设施的选址第14条设施的设计和建造第15条设施的安全评价第16条设施的运行第17条关闭后的制度化措施第4章一般安全规定第18条履约措施第19条立法和监管框架第20条监管机构第21条许可证持有者的责任第22条人力与财力第23条质量保证第24条运行辐射防护第25条应急准备第26条退役第5章其他规定第27条超越国界运输第28条废密封源  相似文献   
19.
2006年2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召开紧急会议以27票支持、3票反对和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美欧提出的将伊朗核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决议要求伊朗采取一系列重建国际社会信心的步骤,包括全面恢复暂停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重新考虑不要建造重水试验反应堆,尽早批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等。对此,伊朗反应强烈,宣布全面恢复铀浓缩活动以示回应,决定撕毁此前与IAEA达成的一系列协议,并拒绝允许联合国对其核工厂及浓缩铀设施进行核查,伊核问题进一步恶化。为了加强对伊核问题发展的研究,我编辑部于2006年2月10日召开研讨会,请有关学者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人员的发言整理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料手册》2004,(2):77-77
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美国以其卫星照片为依据,怀疑朝鲜有研制核武器的设施,并扬言要对这些设施实行检查。朝鲜方面则反复声明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