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0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39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8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9篇
法律   1064篇
中国共产党   204篇
中国政治   432篇
政治理论   118篇
综合类   4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跨国民间法是基于跨国法律多元主义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由全球公民社会创立并监控执行的独立于国家法体系(包括国际法和国内法)之外的规则体系.跨国民间规制在上个世纪末迅速崛起,对跨国公共规制提出挑战.但跨国民间法与国际法体系也并不是对立的,它们之间各有所长,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完成全球良好治理的使命.  相似文献   
72.
1933年8月25日,安(溪)南(安)永(春)德(化)苏维埃政府成立,并广泛开展了土改分田运动,这标志着横跨四县边区的安南永德苏区正式形成。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规模较大的一块苏区,并与闽西苏区相连接,其坚持斗争的时间长,真正实现了"造成第二个闽西"的目标,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3.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五位一体"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诠释了生态文明法治化的要求。这些都体现了决策层对生态文明建设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坚定态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沉重代价,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问题倒逼改革,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旨在调动全体人民投身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4.
马玉丽 《时代法学》2015,13(1):112-118
自然法蕴含的理性、正义、法治、权利等观念塑造了西方法治精神。发端于英国的正当程序作为西方宪政与法治传统中极其重要的理念和制度,与英国的"自然正义原则"密切相关。自然正义源于自然法,自然法要求的采取回避和听取申辩原则,构成了正当程序的核心内容。美国宪法第五和第十四修正案将自然法原则法定化。在联邦最高法院有关正当程序尤其是实质性正当程序的司法实践中,经常从自然法的视角对其进行阐释,使正当程序成为捍卫自由主义、契约自由与个人基本权利的有力武器,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对自然法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75.
罗马人的政治理性与公民理性所塑造的“市民法—万民法”的历史演化进程与逻辑关系构成了现代早期欧洲“万国法—现代国际法”的历史演化进程与逻辑关系的历史基础与对照.正是在对罗马“市民法—万民法”关系的重构中,早期现代欧洲的政治与法律理论家力图将基督教帝国所蕴含的世界秩序的图像在现代世俗秩序中加以维系.国家理性观念的出现使得这种努力以失败告终.世俗化的进程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国家理性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的最终结果就是在早期现代欧洲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国家秩序在政治和法律秩序的理论构造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使得原本流行于早期现代欧洲的万国法观念湮没于现代国际法的话语之中.全球化时代对新世界秩序的吁求使得早期现代欧洲政治与法律理论中的万国法观念有必要被认真研究和对待.  相似文献   
76.
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海军护卫舰企图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抓扣我国渔民,被我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发生对峙。黄岩岛属于我国中沙群岛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7.
龚微 《求索》2013,(6):210-212
气候变化国际法中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待遇是目前发展水平最高、最系统的差别待遇。但是也面临许多挑战。和谐与差别是辩证统一的概念。国际法视角下的和谐世界是全球治理的新理念,可以从尊重差别、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国际社会民主化与法治化等方面指导差别待遇的发展和完善。同时气候变化国际法中差别待遇的实践与不断发展也可以充实和谐世界理念。  相似文献   
78.
骆电 《人民司法》2012,(3):49-55
一、法律因素法律因素是指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应严格遵守法律规范,保证裁判依法为之。法律是司法的基础,司法是法律的延伸,法律因素因此成为民事裁判应考量的首要因素。我国实体法与程序法均规定裁判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如民法通则第六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即为当事人的行为标准和法院的裁判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司法实践中,绝大部分案件特别是常规性案件主要依据法律即可作出裁判,这是由司法的本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9.
西方国家试图干涉叙利亚内政,而中俄等国持反对意见,这种对立使得国际正义的指标认定问题凸显出来。作为法律与政治伦理学的目标,正义的界定非常复杂,有着不同的视角。就国际法的正义价值而言,西方国家主导的以民主和人权为核心的正义观忽视人权的多样性、与人权相并行的价值、民主自身的缺陷和国际民主的必要性以及正当程序的法治原则。当今国际社会,人权不是正义的唯一因素,以人权为名义的霸权根本就不是正义。人权主体的多元性和具体对象的多层次性使得简单界定正义存在很大的障碍,甚至根本不可能;从理论逻辑和实践例证上看,国际正义必须建立在全面的信息基础上以协商民主的方式作出,并且平等对待各方主体、遵循正当程序。在建构国际正义的进程中,中国有必要全面系统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必要的论证。  相似文献   
80.
雷蕾  周斌 《协商论坛》2016,(7):52-55
2016年7月12日,应菲律宾单方面提出设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罔顾事实,肆意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作出并公布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裁决”,上演了一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 然而,历史是不容篡改的.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拥有坚实的历史和法律根基.尽管近代以来曾屡遭外敌入侵,但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