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5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04篇
各国政治   64篇
工人农民   101篇
世界政治   449篇
外交国际关系   59篇
法律   851篇
中国共产党   10565篇
中国政治   6916篇
政治理论   3555篇
综合类   3361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420篇
  2022年   410篇
  2021年   466篇
  2020年   639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512篇
  2014年   1485篇
  2013年   2083篇
  2012年   2547篇
  2011年   2944篇
  2010年   2420篇
  2009年   2036篇
  2008年   1851篇
  2007年   1186篇
  2006年   1055篇
  2005年   840篇
  2004年   712篇
  2003年   749篇
  2002年   1024篇
  2001年   890篇
  2000年   33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凡是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兴旺、发达,而凡是违背了这条思想路线,我们的事业就会遭遇险阻、受到挫折。因此,20年来,从邓小平到江泽民,一  相似文献   
62.
从思想学术角度看,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其核心理念是:全球化是难以阻挡的历史趋势;全球化进程由资本主义所开创并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主导,它对非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和前途会产生重要影响;融入全球体系是任何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社会主义只有开放才能存在,只有在与资本主义全球经济体系的联系中才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63.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概括总结出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不竭动力和理论品质是创新;进一步丰富、深化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指明了正确方向和途径;以党的建设为切入点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了新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64.
马克思主义不是“人学空场”,人学理论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和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社会主义就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按通常理解,马克思所讲的人包括个人、人类或集体、社会等多种形式,但面对人类存在的现实乃至历史,马克思首先看到的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  相似文献   
65.
论科学发展观的人权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继承和发展,它的实现过程就是人权充分展示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人权思想既为世界社会主义人权理论增添了新内容,又为国际领域中的人权建设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66.
做好今年的宣传思想工作,意义重大,要求很高。正如丁关根同志指出的:宣传思想战线统一思想的任务很重,改革发展的任务很重,维护稳定的任务很重。我们一定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省委的领导和中宣部的指导下,扎实工作,有所作为。工作中要坚持把握好十个关系。  相似文献   
67.
贯彻落实江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要从动态的角度、发展的眼光、战略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全面完整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是在时间上要坚持代表的长期性。党的历史就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历史。坚持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和始终不渝的追求,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历史过程。对于人民的利益不仅今天要代表,而且明天仍要代表,并且要长期坚持不懈地代表。昨天代表了,不意味着今天就代表了;今天代表了,也不意味着明天就能代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代表人民利…  相似文献   
68.
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是教育。只有通过全面的经常的教育,真正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严思想政治防线,干部队伍的建设才能越搞越好。对领导干部来说,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严思想政治防线,最根本的就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  相似文献   
69.
吕寒松 《创造》2002,(3):24-24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方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句句是真理”,而在于它始终坚持了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把科学态度、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统一起来,始终强调物质第一、实践第一,强调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联系性、发展性、矛盾性。它不仅批判唯心主义及各种形形色色的伪科学,而且以批判的精神对待自身,反对把自身看成科学思想的顶峰,不断用新的理论和实践丰富、发展自身,从而保持了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70.
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 主义,就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