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87篇
中国政治   73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杨叔子 《学习月刊》2012,(19):25-26
对人口最多的国家而青.人均资源不足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点.科技进步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全民动员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础。我们要大力提倡节约文化和节约文明.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2.
江泽民同志站在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确保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新的实践,客观分析党的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发生的重大变化,深刻地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相似文献   
23.
刘云山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握时代、实践和人民的新要求,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在理论上有一系列重大创新,在政策上有一系列重大突破,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高度自觉。这种自觉来自对35年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来自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形势变化的清醒认识,来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全会通过的《决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24.
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规律性认识。与过去30多年经济发展状态不同,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出现了增速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5.
三个“没有变”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依据的核心内容.必须深刻理解其历史内涵和本质规定性,准确把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坚定不移地贯彻其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26.
王东红 《求知》2014,(12):17-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于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作出了一系列论述。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说:"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2014年4月1日,他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明确提出了"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并加以回答。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  相似文献   
27.
中国经过半个世纪的艰难探索,开辟了一条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这条道路,必须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对待中国基本国情,正确对待外国经验。  相似文献   
28.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立足点,也是理解十七大报告精神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29.
建设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正式开始实施,为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发展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它将大大促进我国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与建设。本文作者经过认真分析和比较研究,就我国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工作,从基本国情、政策导向、资金来源、运作机制、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30.
倪洪兰 《唯实》2004,2(12):47-49
一、人口国情与“人均”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认真总结我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用一种崭新的发展眼光来审视中国的发展问题,他把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这一基本国情视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邓小平明确指出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自身发展的影响。邓小平把人口多、耕地少同底子薄紧密联系起来,并置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地位之上,辩证地看到了人口因素对加速或延缓经济社会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邓小平曾经指出:“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