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52篇
中国共产党   122篇
中国政治   119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1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冷战结束、苏东剧变后,世界格局发生变化,新的世界秩序趋于形成;全球化浪潮对人类的历史进程产生深刻影响。在此背景下,国外马克思主者又对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以及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作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442.
吕宜轩  罗佳佳 《传承》2011,(27):12-13
邓小平的发展思想,是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和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国情、主要矛盾的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的发展思想,不仅解决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实现发展的问题,还为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深入地剖析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全面地理解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其发展思想的实践性、全面性、重点性、人本性和可持续性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43.
何红 《人民论坛》2010,(3):124-125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书法批评中,古人尚未找到与书法相关联的语辞进行直接评说,而是借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或经验展开类比批评,即迂回式批评,又叫比拟式批评。比拟式书法批评贯穿书写史始终,至今,仍在发挥其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444.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思想结晶,是社会实践的理性升华。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传统的继承性、浓厚的民族性、显著的时代性、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广泛的群众性、严格的科学性、博大的容纳性、相对的前瞻性、发展的创新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445.
本文在分析大学五种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专业学科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的含义的基础上,考察五种教育之间的关系。本文提出思想道德教育是基本思想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起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专业学科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446.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人文品格和价值理念,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大学的发展方向,是大学提升办学水平和特色发展的内在支撑.明晰大学文化的内涵,研究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理清我国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47.
通过对12名未成年罪犯35副沙盘作品的研究分析,发现其作品表现出以下基本特征:(1)个体自控力与成熟度有较大差异;(2)主题不够丰富,内容缺乏生机活力;(3)生活缺乏目标,个人角色较为混乱;(4)对个人存在问题有所认识,有寻求帮助和自我治愈的愿望。  相似文献   
448.
谢佳 《传承》2012,(11)
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政治文明进程中,当代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可以从政治性、主体性、社会化三个方面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449.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整体发展阶段,其历史地位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正确指导方针,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并具有求真务实性、完整系统性、本土民族性、开拓创新性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50.
刘斌 《学习月刊》2013,(14):70-71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是高职院校教师基于社会和高职教育自身发展要求,通过学习、修养和实践等方式在教育工作中处理各种关系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高职院校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道德现象、道德关系的主观反映,是内化于高职院校教师深层心理结构中并制约他们职业行为的内在标准及其相应的道德品质。而高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师德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师德规范的核心所在。一、高职教师教学中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特征1、他律性特征。他律,是指接受他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