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52篇
中国共产党   121篇
中国政治   120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1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01.
十七大报告的重大历史贡献是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进一步丰富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是继续解放思想、永不僵化的社会主义,是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共同发展及和平发展的社会主义,是大力发展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02.
正中央下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相似文献   
503.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扩张和强力渗透,网络生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使大学生们受益的同时,也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本文以湖北部分高校为案例,基于调研结果,对当代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基本特征以及不良网络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从营造绿色网络环境、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构网络生活文化、将现实性实践和虚拟性实践有机结合等方面提出倡导和推动大学生文明网络生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04.
从苏联模式的特点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与马克思预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和无阶级社会,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它实际上是在还没有完成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创造物质基础的任务之前,在还没有完成马克思提出的过渡时期消灭资本主义、消灭阶级的历史任务之前,就急于实现马克思预测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产物。  相似文献   
505.
周英东 《世纪桥》2010,(15):34-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特色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和发展与时代相联系,体现为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对变化了的时代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从而推动社会不断前进。与时代特色相对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坚定的人民性、鲜明的时代性、浓郁的民族性及强烈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506.
会计职务犯罪侵害了国家、人民和单位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践踏了社会主义法制。应当从会计职务犯罪的发展趋势、基本特征及其成因出发,对其进行研究并制定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507.
随着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其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有目共睹,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不容忽视。应建立良好的网络文化导向机制,用优秀先进的文化占领网络文化主阵地,给大学生以正面的引导。本文结合高等院校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对大学生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负面影响进行研讨,并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508.
以县域为核心的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环节。县域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依托,应遵循以促进乡村振兴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价值导向、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道路引领等原则。当前,我国县域治理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个方面还存在不足,应通过党建引领县域治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维护县域群众根本利益、完善县域治理体制机制、推进依法治县能力建设等举措,提高县域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509.
常明明 《求索》2023,(4):43-5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实现步骤、战略重点等的认识愈发深入。我们党始终践行根本宗旨、坚持与时俱进、坚持问题导向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从中国式现代化演进的历程来看,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凸显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