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国最后确定族名的基诺族宣布整体脱贫,怒江西岸深山峡谷中的独龙族告别不通公路、不通电话的历史,迪庆藏区崛起成为云南又一个世界级旅游胜地,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风靡全国并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2.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06,(10):4-4
希望听到大家的心里话。 ——胡锦涛总书记十分关心中央有关政策措施落实的情况,十分惦念人口较少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近日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特意来到西双版纳基诺族群众聚居的地方看望。  相似文献   
33.
一接到去西双版纳考察的通知,马上就想起了大理"四绝":苍山雪、洱海月、上观花、下关风、蝴蝶泉、"五朵金花";想起了"石林"、阿诗玛、阿黑哥;想起了爱尼的《爱恨歌》"爱你爱你爱死你,请个画家来画你,把你画在枕头边,天天把你抱怀里。恨你恨你恨死你,请个画家来画你,把你画在刀板上,一刀一刀割死你";想起了版纳"十八怪",其中譬如:火车没有汽车快,鸡蛋串着卖,石头当瓦盖,领带当腰带,青菜叫苦菜,竹筒当烟袋,草帽当锅盖,东边下雨西边晒,姑娘四季把花戴,六七十岁的老太爬树比猴子快,四个老鼠一麻袋,三个蚊子一盘菜,双手可以当碗筷,脚趾四季露在外。西双版纳有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彝族、苗族、白族、瑶族、基诺族、佤族等25个少数民族生活居住,其中以傣族拥有人口29万为之最多。  相似文献   
34.
张勇  阿曼 《时代风采》2021,(3):34-35
家,太冷了!一间间杈杈房漏风又漏雨。地,太瘦了!一片片荒坡收获玉米一箩筐。路,太远了!一条条回家山路攀爬一晌午。多年前,从滇西北到滇西南,千里边疆万道山,在云南直过民族地区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云南省88个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佤族、普米族、阿昌族、拉祜族、布朗族、景颇族、怒族和傈僳族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  相似文献   
35.
吴晓 《今日民族》2016,(2):23-26
正周波,这位在基诺山上有名的创业者,采访时穿着白色的衬衫,身材有点发福,说话略微紧张,采访过了近两个小时,他才慢慢放松,开始和记者道起心中的各种感情来。不留情"他特别容易得罪人,说不上几句话可能就把人给得罪了。"基诺族作家张志华先生提到周波,不讲他的茶叶生意,不讲他的基诺民族文化展示园,单刀直入,先提到周波性格中的一个特点。周波自己也知道,耿直嘛,"不会拍马屁。"没办法,身为老党员  相似文献   
36.
《学理论》2016,(10)
基诺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汉字文献对其的记载从清代开始。对于基诺族来说,土地是他们生活的重心,所有的生活来源都是来自自然的馈赠。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他们以采集、渔猎满足生活的需要,进入农耕时代后,刀耕火种成为主要的耕种方式。他们种植农作物和茶叶,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调整种植的内容,今年来又发展了经济型作物。基诺族在漫长的农耕年代里,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土地利用智慧,最大限度保持了基诺山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37.
基诺族和布朗族在教育场域中性别平等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天云 《思想战线》2004,30(4):69-73
教育场域是社会福利场域中的一个亚域 ,教育场域中的性别平等观念是影响教育发展的重要惯习之一。基诺族和布朗族是经济发展程度基本相近的两个民族 ,但基诺族和布朗族在教育场域中的性别平等观念上存在着明显的民族差异 ,其原因是基诺族的性别平等观念强于布朗族。可见 ,教育场域中的性别平等观念具有“地方性知识”的特点 ,因此 ,教育政策的执行也应考虑“性别平等观”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相似文献   
38.
汪涛 《今日民族》2005,(5):39-40
大凡参加过“特懋克”节的人,最深的回忆可能就是基诺族的质朴和节日活动的原生态了。西双版纳莽莽苍苍、绿色绵绵的热带雨林中,有一块令人充满无限好奇和神往的秘境——基诺山。这里生活着一个“舅舅后代”的民族——基诺族。他们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老的生活习俗和社会特征,一年一度的“特懋克”节,便是解读基诺族风俗文化的一扇窗。2月6日,又到了基诺族一年一度的“特懋克”节,我们再次走进这片怎样都“品尝”不够的令人神往之地。昔日的大公房、残存的“刻木记事”、恢宏厚重的大鼓声、淳朴而独特的基诺风情,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深深地吸引…  相似文献   
39.
紫萍 《今日民族》2003,(4):4-5,21-25
记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宗局民族科王陆建科长和景洪市民宗局娥二副局长的陪同下,从景洪市驱车沿澜沧江北行向东,在穿过了一片片刚刚泛青的橡胶林之后,来到基诺山基诺族乡,全省约95%的基诺族聚居在这里。在乡政府,乡党委书记李春阳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建议我们先到巴朵寨子看一看。  相似文献   
40.
傣族的"干栏"式竹楼西双版纳各民族的住宅,除了拉枯族、瑶族、苗族住平房以外,傣族、哈尼族、基诺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都住"干栏"式的竹楼,只是结构不同而已。傣族人民居住的竹楼,傣语通称为"很"。"很"这个名词是由"烘哼"一语演变而来的,烘哼是傣语,凤凰展翅的意思。传说,在远古时代,傣家人并没有房子居住,他们住在山洞里或大树上。有一个名叫帕雅桑目蒂的人,看到树叶能遮挡雨滴,从中受到启发,便开始试着用树叶、山草建盖住室。起初,他用树叶盖了一间平顶草房,可是一下雨这房子就漏得无法住人。后来,帕雅桑目蒂看到一条狗前腿立地,坐在地上淋雨,雨水顺着陡坡形的狗身流到地上,狗身上面滴雨不漏。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