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81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49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一种新型的犯罪,在进行司法认定中应当注意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认定、客观行为的认定、主观故意的认定以及与侮辱、诽谤罪的区别。  相似文献   
42.
研报     
《求贤》2013,(3):31-31
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发布清华北大入围百强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4日发布新一期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包括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在内,美国共43所大学入围百强。中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排名进入前50。  相似文献   
43.
张馨元 《学理论》2011,(18):28-30
美国虽然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其国际声誉却在布什政府执政期内不断下滑。本文将结合布什政府执政期内应对国际事件而采取的对外政策分析美国国际声誉下滑的原因,即奉行单边主义,忽视外交中的软实力,一味以军事强势来推行所谓的民主。旨在说明国家之间的外交活动必须遵循互相尊重的原则,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最后必将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相似文献   
44.
肖小凤  王建成 《求索》2010,(9):43-44,49
本文对审计声誉的本质、运行条件及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审计声誉是审计质量的信号,它具有自我执行的稳定特征,有助于降低审计市场的交易成本。审计声誉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足够长的时间、健全的产权制度、对高质量审计的有效需求以及审计收费的市场化。在我国,审计声誉的正效应和负效应都不明显。为了促进我国审计声誉机制的有效运行,应进一步放松管制、由市场调节审计收费、建立明晰稳定的产权制度并改进公司治理、促进高质量审计的有效需求。  相似文献   
45.
第一条 为引导商业银行有效管理声誉风险,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维护市场信心和金融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相似文献   
46.
董静 《人民论坛》2012,(2):154-155
企业声誉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良好的企业声誉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上世纪90年代,西方企业声誉理论日渐成熟,大量企业声誉构建的观点、理论被引入中国。但无论从理论层面的审度,还是运用相关理论指导中国企业或在华经营的企业构建企业声誉,文化差异或文化冲突始终是难以规避的论题。  相似文献   
47.
张成 《求索》2013,(9):254-256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理论出发,研究了承销商在新股上市首日出现噪声交易行为方面的抑制作用,并揭示了承销商在投资者情绪对新股发行价格影响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高声誉的承销商能显著降低市场情绪对IPO首El的回报影响.这表明改善公司信息环境是抑制噪声交易产生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高声誉承销商在询价制实施之后作用显著.而在询价制实施之前则作用并不显著,这表明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是信息机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之前提条件。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深入理解我国IPO首日回报之成因,以寻求降低新股情绪溢价之可行路径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48.
中西方学者在对国家形象进行概念界定时,大致呈现出以下几种脉络:基于"信息资本"的"国家实力"论;基于"公众感知"的"国家声誉"论;基于"媒介表征"的"媒介镜像"论。中西方学者在界定"国家形象"的内涵时,虽然已经意识到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主客体关系,但忽视了主体间性、文化间性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重要意义。基于此,构建"对话性中国形象"的理念将有助于破除建构主义国际关系视域下单一的技术主义路线,将国家形象的建构路径放置于多元、开放与互动的语境。  相似文献   
49.
《检察风云》2012,(3):8-9
劳务输出事关国家声誉、劳工利益和社会稳定。但近年来纠纷不断,乱象纷呈,暴露出管理机制和法制建设不系统、不配套、不完善的状况。  相似文献   
50.
[基本案情]2011年6月22日,被告人A、B、c预谋去抢吸毒人员牛某的毒品和现金。为保证犯罪顺利实施,A、B、c联系警察王某加入,王某遂与其友李某一起加入。后王某着警服并携带手铐,与李某、B、C-同到达牛某居住的旅馆,告诉旅馆老板他们是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警察,进入房间后,给牛某戴手铐,搜查房间,仅得少量毒品后.用衣服蒙上牛某的头部,将牛某带至A的家中。并以警察身份“讯问”牛某,向牛索要现金五万元。期间B、c多次持橡胶棒或以拳脚殴打牛某,B、C与李某将抢得的毒品吸食。当日下午五时许,牛某通知其朋友送交2000元现金后被释放。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六)项规定,冒充警察抢劫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但对真警察抢劫如何处理法律没有规定。在此情形下,如何准确定性与适用法律,做到罚当其罪、公平公正是司法难点。在我国,警察担负着维护社会治安的职责,是一方平安的守护神。行为人冒充警察抢劫,既对被害人造成了一定的精神强制和恐吓,又毁坏了警察的职业声誉,甚至会造成更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其危害程度与人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等相当。那么,对于警察抢劫,应当以冒充警察抢劫定罪量刑呢,还是仅作为一般抢劫案件定案呢?笔者认为,应当针对案件的具体情形区别对待。一、警察单独抢劫警察既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个体,也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个体。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个体,其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其必须以维护社会治安为天职,以保护一方平安为已任。但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个体,其触犯法律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