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0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战略地位特殊重要,朝鲜半岛的分治与统一对于东北亚地区国际秩序的影响特别重大。分治为世界列强和周边大国的角逐和介入提供了机会,造成了半岛紧张局势的根源,为美日制造和加剧东北亚紧张局势提供了冠冕堂皇的借口,阻碍了东北亚地区多边合作机制的建立。朝鲜半岛以“一国两制”形式实现和平统一的可能性最大。果能如此,它将有效缓解东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重新构造东北亚政治版图,半岛与美国的矛盾将会增加,同时会促进东北亚多边合作机制的形成。但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之路还存在较多重大障碍因素,其前途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2.
张洁 《东南亚研究》2017,(6):105-119
2016年以来,菲律宾与俄罗斯的关系迅速拉近,双方释放的合作意愿不只限于军事、能源等领域,还涉及共同构建新的世界"一极"。虽然基于历史基础、地缘政治、经济结构等因素判断,菲俄合作水平在中短期内不会提升太快,构建新的国际联盟或力量"一极"也为时尚早,但是由于亚太秩序正处于变化与调整中,菲律宾与俄罗斯的相互接近具有一定的外溢效应,为考察与评估亚太安全格局的未来走向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菲俄拉近双边关系对中国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菲俄合作具有平衡中国的潜在意图,另一方面,在短期内,中俄菲三方具有更广泛的利益共识。因此,中国应发挥自身地缘优势,利用新的合作机制与地区倡议,加强中俄、中菲的双边合作与中俄菲在地区多边对话中的协调,这是本文研究的政策含义所在。  相似文献   
23.
美国主导的双边同盟体系与中国主张的多边合作体系在东亚并存,东亚国际体系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这两种体系本质上是对立与矛盾的,但在现实中谁也无法取代对方.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东亚这两种国际体系将在矛盾中磨合与兼容,推动东亚局势朝着和平与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4.
东北亚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石油需求最多的地区。东北亚能源合作存在着巨大的潜力,但在合作过程中也面临着互信不足和过度竞争等诸多问题。同时,区域内石油安全也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它对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七日谈     
《新民周刊》2022,(36):34-34
壹中法关系在国际风云变幻中总体保持稳定态势,首先得益于两国元首保持战略沟通,为双边关系发展和多边合作提供重要战略指引。近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纽约出席联大期间会见法国外长科隆纳。贰政权必须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这是世界通行的政治法则。日前,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王灵桂在接受采访时谈到“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  相似文献   
26.
东亚合作目前主要包括东盟10国、东北亚中日韩3国、东盟与中日韩(10+3),东盟分别与中、日、韩之间的合作(10+1),其中10+3合作是东亚合作的核心部分。1997年以来,10+3合作共举行了4次首脑非正式会议、3次部长级会议、3次副部长级会议和1次高官会议;确定了东亚合作的重点为经贸投资、货币金融、科技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政治安全和跨国问题等8个领域;签定了双边货币互换协定等合作协议,决定在管制金融活动  相似文献   
27.
<正>亚洲多边合作作为一种国际关系实践,在历史上早已存在。但它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国际关系现实,并引起国际关系学界以及各国政府的重视,则更多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家是多边合作的基本行为体,多边合作的基本功能是协调国家行为,在此基础上推进国家之间的合作,更好地实现相关国家的利益。同时,多边合作均建立在具有普遍性的行为原则之上,并高度重视国际机制的作用,尤其是重视国际机制在协  相似文献   
28.
<正>一、美国对华战略定位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东亚战略报告和亚太安全战略报告迟迟没有出台,其中关键一个问题是对中国的定位。美国国内正在针对中美关系进行一场"战略性辩论",决定中期选举后美国对华政策的走向,塑造新的对华政策。美国的对华政策辩论两派哪个占主导还是要取决于美国国内政治的发展和中国对美国的反应。  相似文献   
29.
Around 2030, the bilateral alliance system domina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system advocated by China will exist side by side in East Asia. China should actively advocate multilateral diplomacy and make great efforts to advance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over the next 20 years. In the author's opinion, there are four options for China to accommodate these two systems: first, China should gradually promote its own concept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second, China should propose a new theory of leadership in multilateral institutionalism; third, China should develop common interests between China and US-led alliances; fourth, China should seek to establish of a linking mechanism for the two systems in East Asia.  相似文献   
30.
地区治理在满足和增进东北亚地区共同利益方面具有广泛的需求与动力.东北亚能否在政治、安全领域的地区治理问题上达成共识,必须要以经济合作的效应来定.多边合作模式将是东北亚地区治理的主要模式.东北亚地区治理可以从短期、中期与长期三个阶段推进.未来的东北亚可以在政治、安全领域进行合作,而且这种合作可以进一步深化至制度层面.为此应当推动中日韩三国缔结自由贸易协定,推动各国的"产官学"全方位合作机制的形成,推动设立区域内政治、商务与安全论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