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0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张力 《当代世界》2015,(1):60-63
<正>自冷战结束以来,地区多边机制在解决本地区的危机和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阿富汗的情况并不例外。自美国发动阿富汗反恐战争以来,国际社会已举行多次阿富汗问题会议,就阿富汗的稳定与重建、地区安全以及协调各方努力达成诸多共  相似文献   
62.
优化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非友好关系的持续发展及其世界影响已经成为检验新时期中国软实力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中国对非政策的实质与风格是构建在非洲软实力的重要基础,文化影响力是彰显对非洲软实力的重要形式,发展模式的示范作用是当前扩大在非洲软实力的关键因素,中非多边合作机制则是提升在非洲软实力的有效途径。本文还对如何提升和优化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63.
上海合作组织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合作组织在经历了初创阶段之后,已初步具备了成为欧亚大陆“稳定器”的潜力,并正在向这一方向继续迈进。作为一种多边主义的国际制度,上合组织未来的核心价值观应建立在全新的“欧亚主义思想”基础之上。这一思想将欧亚大陆腹地视为统一的地缘政治板块、统一的地缘经济网络与多元文化的交流平台。未来一个时期,上合组织的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向包括政治、经济与安全合作的多功能组织转变;二是要从一个以中亚为主的次区域性合作组织扩展,把印度、巴基斯坦、蒙古、阿富汗、伊朗等国家吸收进来,使其成为一个以“新欧亚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欧亚区域合作共同体。  相似文献   
64.
伊拉克主要战事的结束至今已半年有余,但战后重建的进程依然在跌跌撞撞中缓慢推进。美国虽然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占领了伊拉克,但却深陷泥潭,一时难以脱身。  相似文献   
65.
中国对区域多边合作的参与经历了一个认识不断深化、行动日益主动的转变过程。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参与各种区域多边合作,但由于担心国家的主权权益受侵犯,这一时期中国的参与活动主要是尝试性的。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区域意识不断增强,对区域多边合作的政策开始转向积极参与。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开始成为亚太地区区域多边合作的推动者,倡导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区域多边合作机制。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及其和平发展战略日益为亚太各国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66.
20世纪90年代以后,蒙古国走上民主道路,开始奉行开放的、不结盟的、多支点的和平外交政策,并据此提出了"第三邻国"外交方针.在多支点外交政策下,蒙古国均衡发展对华、对俄关系,不断深化与美国等"第三邻国"的关系,并积极参与世界和地区的多边合作.  相似文献   
67.
当今国际多边合作的广泛性、稳定性和民主性程度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倡导并积极开展国际多边合作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首选战略。中国倡导并积极开展多边合作,首先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要求,其次是实现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再次是对当代世界一些重大问题认识转变的必然结果。中国推进国际多边合作的基本战略是:以和...  相似文献   
68.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邀请,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米·米·卡西亚诺夫于二○○三年九月二十二至二十五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其间于九月二十四日在北京举行了中俄总理第八次定期会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米·米·卡西亚诺夫举行了会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曾庆红分别会见卡西亚诺夫总理。  相似文献   
69.
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终结之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多边外交如火如荼、风光无限,许多国家首脑在此类场合一展风采,一试身手,似乎双边外交越来越失去本原价值和意义,似乎只有多边外交才能更多更好地推动国际合作、解决国际重大问题,以至于把许多双边重大问题纳入多边外交讨论框架。其实,应该清醒地看到,双边外交和多边外交各有所长,为推动国际合作、解决一些  相似文献   
70.
基于"政治大国"目标的总体考虑,日本对非洲外交逐步由注重经济利益转向全面介入,日本主要战略目标在于拓展经济权益、提升政治大国地位、增进软实力.为此,日本长期向非洲国家提供大量经济援助,积极创制关乎非洲和平与发展的多边合作机制,并适时推销日本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未来日非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继续向前发展,日本对非洲外交的政治色彩还会有所增强,但重视程度仍将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