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43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32篇
各国政治   185篇
工人农民   263篇
世界政治   44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2篇
法律   2612篇
中国共产党   5920篇
中国政治   8219篇
政治理论   1913篇
综合类   298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317篇
  2015年   601篇
  2014年   1931篇
  2013年   1811篇
  2012年   2147篇
  2011年   1927篇
  2010年   1904篇
  2009年   1992篇
  2008年   1940篇
  2007年   1495篇
  2006年   1463篇
  2005年   904篇
  2004年   690篇
  2003年   730篇
  2002年   583篇
  2001年   574篇
  2000年   477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听说辉山镇先家村村委会用上了电脑.我决定前往探个仔细走进活动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书柜,各种各样的报刊和书籍整整齐齐排列其间,一台电脑摆放在整洁的办公室,村支书李兴华坐在旁边眉飞色舞地与我摆起了科技图书室发挥作用的“龙门阵”。  相似文献   
52.
“创新既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所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所大学没有创新就没有特色,没有特色就谈不上竞争力。”方名山如是说。  相似文献   
53.
54.
《求知》2005,(8):21-22
近十多年来,我市社区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先后来我市视察社区建设之后,大大激发了全市社区建设工作的积极性。目前,社区建设已经成为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管理城市,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全市的改革发展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美国和日本分别代表了基础研究引导型和技术引进创新型两种不同的科技发展模式,考辨和反思其成功经验与缺憾不足,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6.
他山之石     
《西藏统一战线》2005,(2):18-19
黄骅市成立民营企业文化促进会;鸡西大学文法系命名为鸡西理论研究基地;齐齐哈尔市委统战部百条建议纳入政府决策;岳阳市建立非公人士列席市委市府会议制度;辽宁省出台《为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服务十五条》。  相似文献   
57.
根据国务院侨办的部署,2000年以来,广西侨界全面深入开展“送科技、送温暖、送希望”活动,为广西贫困地区的科技、卫生和教育事业做了一些实事和好事,“三送”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当地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58.
(一)农业科研推广体系基本形成。全省已建立省、地两级农业科研所59个,其中省级22个,地州市级37个;省、地、县及绝大部分乡(镇)已建立了农业、林业、农机、畜牧、水产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59.
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在内蒙古党委、政府领导下,自治区组织、人事、计划、财政、教育、科技等部门通力合作,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初步建立起了激励创新机制。在队伍建设、管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生活待遇,建立人才选拔、评价机制,设立人才基金专款,用于人才培养引进,资助留学人员开展科技活动,开展博士后工作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发达省区相比,我区在人才开发使用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绝对数量增多与相对数量不足并存。目前,我区共有各类…  相似文献   
60.
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技革命。我国只有提高科技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通过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生产力的历史性跨越。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新文化。创新文化环境,促进科技发展,既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我们认为,搞清这个问题,对于理解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尤其是准确把握其中的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重大意义。观念的创新、科技的创新、体制的创新都要回归于文化的创新,这不仅是逻辑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必然。因为文化是民族的母体,是人类思想的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