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徐亚娟 《世纪桥》2005,(6):86-89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更是不容抹杀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在我国东北进行长达14年的残酷的军事占领、政治统治和经济掠夺,同时还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教育政策,实施奴化教育,为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及整个中国的“长治久安”打基础,给东北人民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使东北教育事业的发展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与摧残。  相似文献   
12.
“满洲国”期间,日本为巩固其统治,大力推行对东北人民的奴化教育奴化教育的重心就是强制推广日语教育。日伪当局通过建立“新学制”、强制开设日语课、增加日本人教师、编纂教科书、实施日语检定考试、开设日语学校等手段,对“满洲国”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殖民教育。  相似文献   
13.
伪满洲国推行的奴化教育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华殖民教育的一部分,它与政治统治、军事镇压、经济掠夺构成一个统一体,其实质就是法西斯专制与愚民教育。对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推行奴化教育的根本目的进行阐述和分析,有助于揭露日本侵华殖民教育政策的本来面目,以及日伪统治者奴化愚弄中国民众、推卸战争责任、美化殖民统治的丑恶目的。  相似文献   
14.
日本帝国主义在长期侵略中国吉林乃至东北的过程中,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与反抗精神,通过建立文化专制体系并强制推行奴化教育政策,对广大沦陷区的文教事业进行了疯狂的破坏。日本对我国东北的文化侵略是推行其“大陆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极其野蛮、残酷和不可忽视的。在漫长的殖民统治岁月里,日本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和政治统治总是伴随着文化渗透和文化专制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一、韩国与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特点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 韩国历来重视学校道德教育.把它作为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20世纪上半叶,韩国虽然“饱受日本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但始终没有丢失其民族性”。儒学中的社稷、仁等观念与韩国苦难、屈辱的民族历程相交织,形成了韩国人独特的民族性格。20世纪60年代后,韩国历史上形成的这种民族特质被提升为“国民精神”。  相似文献   
16.
协和会是在关东军操纵和控制下的对东北人民进行思想奴化教育的政治团体。其本质是打着“民族协和”的招牌,行民族离间和种族灭绝之实。协和会在维护日本殖民统治过程中,进行了大量反动活动。在东北农村主要以“随军宣抚”、搜集情报、反共防共、插手基层政权、“国民动员”,奴役、毒害青少年等活动为工作重点。它不仅是日本法西斯殖民统治的工具,而且还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对外侵略的别动队组织。  相似文献   
17.
日本侵略者攻占武汉后,迅速建立教育行政机构,掌控武汉地区教育主权。沦陷时期,伪武汉(汉口)市教育局作为日本侵略者推行殖民奴化教育的组织,几经变迁。通过推行一系列教育管理活动,使该地区的教育呈现奴化教育形态。其管理活动在决策、人事、教育规模、职能和组织文化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日帝侵占北平时期,我正在孔德学校读高小、初中。日帝敌视孙中山的政策,压制中国人民的爱国抗日思想,疯狂地清查具有爱国抗日思想的图书,凡有孙中山像和青天白日旗的图书都要销毁;平津人们大多因恐惧而自行烧毁或埋掉大批图书。当时我们家也把大批有爱国抗日思想的图  相似文献   
19.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东北实施的奴化教育,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华教育侵略的一部分,与其政治统治、军事镇压、经济掠夺构成一个统一体。日本殖民者在"伪满洲国"建立完善的殖民奴化教育体制,大力推行殖民地奴化教育政策,极力摧残中国民族文化,给中国东北民众、青少年和儿童造成了深重灾难,使东北民族教育事业发展遭到极大的破坏与摧残,也直接影响和制约了东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孟悦 《侨园》2013,(6):79-79
<正>沈阳当年曾有一所很著名的冯庸大学,地址位于现在的铁西新区滑翔小区一带。目前该校仅存的一对汉白玉狮子现存放于沈阳煤气总公司门前。冯庸生于1901年,是奉系军阀冯德麟的长子。冯庸与张学良同年出生,自幼义结金兰,志同道合。二人同号"汉卿",以示互相激励丹心报国的宏愿。冯庸毕业于北京中央陆军第二讲武堂,在东北军中历任中校参谋处长、少将航空司令等职。1926年,冯德麟去世后,冯庸续父职担任军职。直奉战争后,冯庸深感时局困惑,退出军界。张学良创办东北大学后,冯庸认为,中国内忧外患的主要原因是工业落后,"工业兴国,先育人才",因此他积极酝酿筹办大学教育。在冯庸26岁那年,他遵父遗嘱,辞官职倾家产捐巨资,创办了公益性的冯庸大学,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