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4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107篇
中国共产党   290篇
中国政治   417篇
政治理论   212篇
综合类   18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孔子孝道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孝道的核心内容是“仁”,是以人为本的爱心。孔子的孝道理论包括六个方面:敬养论;无违论;谏诤论;不远游论;回报论;孝慈论。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人有孝心,社会就能更加和谐安定。  相似文献   
222.
“孔颜乐处”所体现的精神实质,就是孔子的心灵和谐思想。这一和谐思想内在包含“里仁为美”的和谐价值观、将和谐理念贯彻于人伦日用的好学不厌精神、乐而忘忧的和谐境界三个环节。就心灵和谐的价值取向而言,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就人生境界而言,是道德与审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23.
《时事资料手册》2006,(1):44-48
慈善,应当是世界上最美的名词。在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慈善的理念源远流长。孔子讲“仁者爱人”,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相似文献   
224.
诗乐辨异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诗教与乐教是两种非常重要但又存在差异的教化方式。诗教侧重培养人的社会性,而乐教把目光集中在了人的主体性的构成上;诗教以道德的说教来实现目的,乐教则将潜移默化作为自己的手段。对二者进行详细的区分必有助于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225.
国学的兴起,是近年来文化界最为引人瞩目现象之一。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国学研究院”。随后.海外也成立了不少类似“孔子学院”、“国学会”的民间学院。2008年.政府出钱、民间捐款300个亿.在孔子的家乡修建“中华文化标志城”。这些工作对振兴国学当然很有意义.但国学是扎实而严肃的学问.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研究.有了扎实的群众基础和踏实的专业研究.“国学”才会流入到我们的血液中.  相似文献   
226.
古今学者对孔子删诗说的论争,其分歧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孔子删《诗》说的源起与生成,二是最早否定孔子删《诗》说的是何人,三是孔子删《诗》说可信与否的具体辨析。根据现存文献资料,此说的最早提出者是司马迁,最早的否定者是孔颖达。从古诗三千之数、孔子编选取舍的标准、季札观乐等角度考查,孔子删《诗》说可信。  相似文献   
227.
《当代贵州》2008,(7):44-44
钱穆《论语新解》:戴着脚镣起舞!南怀瑾《论语别裁》:深入浅出;于丹《论语心得》:兴也勃焉,亡也忽焉。《论语》到底怎么读?《论语》这部书,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由孔子的学生们分别记录下来的老师的谈话构成的,很多都是当时的口语,生动活泼而富有人间情趣,今天我们读起来也并不特别难懂。倒是后人的许多解释,给《论语》戴了一顶又一顶高帽子,使我们如坠云雾之中,辨不清它的真相了。  相似文献   
228.
吴丕 《学习论坛》2006,22(10):78-80
"异端"一词虽然在过去一直是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但是在《论语》中最早出现"异端"一词时,它的意思只是指不同意见而已.孔子的真正意思是对于不同意见进行攻击,这样的做法是非常有害的.这样的解释符合孔子的精神,即宽容、博学、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就是保持社会和谐,容忍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229.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学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天重新认识孔子,需要重回儒学源头,从"天人合一"的原问题出发,全面理解儒学中倾听天命和敬畏自然的观念,其核心是"仁"的思想.  相似文献   
230.
孔子为官从政仅四年,但他一生都在评政、议政,品味其为官之道,感悟有三:为官要“志于道”、要走“正”道、还要善“权”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