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4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107篇
中国共产党   291篇
中国政治   417篇
政治理论   212篇
综合类   18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17世纪来华耶稣会士用拉丁语西译《大学》、《中庸》、《论语》三书,并以《中国哲学家孔子》为题在欧洲出版,使得儒家思想对当时欧洲知识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尝试借助中外文历史材料的爬梳,重现该书曲折的成书过程。  相似文献   
282.
论孔子思想中的“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绪珍 《学理论》2011,(19):43-45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知仁勇是并重的。不过,长期以来,人们对孔子思想中的勇关注不够。仁是核心,源于人心,其实勇也源于人心,它需要以知为前提,以礼、义为限度。作个纵横比较则更有意思,孔子之勇和柏拉图有相近之处,它也是孟子和荀子之勇的源头。  相似文献   
283.
侯依汐 《学理论》2011,(32):45-46
义利之辨一直是中国哲学史上各家争论的一个重要的辩题,先秦儒家也提出了自己的义利观。虽然儒家主张见利思义,但并没有否定利的重要性,义对于利来说有一种正当优先性原则。在儒家看来义与利是合一的,只是利应该是正当的利,是合于义的利,儒家的义利观直到今天对我们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4.
《党政论坛》2011,(3):53
西方堆砌的中国:不讲民主人权、操纵人民币汇率、信息不透明、一个自信得让世界不安的崛起中的大国。中国想告诉世界:中国永不称霸、中国走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285.
庄子曾假托孔子说了这样一件事: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渊对孔子说:我曾经渡过一个名字叫觞深的深渊,看见摆渡的人,划船技术太高明了,简直是操舟若神,如有神助一般。我就很羡慕地问他:操舟可以学吗?他回答说:可以。但是他又透露了一个秘密,如果你要是会  相似文献   
286.
在物欲充塞的现代社会里,人们的道德行为逐渐失衡。孔子的“忠恕之道”能够给予我们极大的道德启示,对社会道德体系的重建具有重要作用。以孔子的“忠恕之道”为研究对象,解析“忠”、“恕”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说明“忠恕之道”的具体实践方法及对社会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287.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而儒家文化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每时每刻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新的理论资源,马克思和谐理论与儒家和谐观具有共同性,也各有侧重点,如何将马克思的和谐理论与儒家的和谐思想有机结合生发新的充满活力的理论,是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和谐同盟何以可能,和谐同盟得以可能,是首先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88.
作为管理者正了,你才有资格有权利去要求别人。如果自己德行败坏,无德无行,你就是命令别人,别人也不会听你的,即使勉强按照你的意思做了,内心也不会信服你。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身正令行。修其心、治其身,然后才能为政于天下。  相似文献   
289.
王育霖 《求索》2011,(5):116-118
孔子和墨子都从自己的政治理想出发,提出了自己的音乐观,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立场,依据当时他们苦难的境况,提出了"非乐"主张。这种"非乐"的主张是从实际社会生活的深刻体验中概括出来的,带有直观性、功利性。孔子代表没落贵族的利益,"乐"和"仁"、"礼"紧密结合在一起,由于孔子充分认识到了音乐在人的精神建设上的作用和美感价值,只排斥当时的娱乐声色之乐——"郑声",孔子的音乐观尽管有其保守性的一面,但比墨子的音乐观要积极、合理得多。  相似文献   
290.
蒋笛 《求索》2011,(11):125-127
历史文献上记载孔子对风行于他生活年代的“郑声”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孔子认为“郑声淫”且“乱雅乐”,呼吁“放郑声”。由于“郑声”一词从古至今都一直被当做中国古代民间音乐的代名词,因而很多人误认为孔子是反对一切民间音乐的。造成这一误解是因为“郑声”和“郑风”两个概念的混淆。孔子当时所指的“郑声”是从民间流入贵族阶层,变质和腐化了的民间音乐。孔子所说“郑声淫”的“淫”,很多人片面将之理解成“淫色”而忽视了其多种内涵。本文对“淫”的内涵做出了多种解释,以澄清一直以来人们对孔子的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