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40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步发展的党史研究的学术化或历史学化进程,至今已走过40个年头。它既是改革开放在党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反映和思想建构,又赋予改革开放以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蕴,二者在较大范围的特定维度上形成良性的“互为关系”,“意指双方各自以认同对方的姿态,生成、建构、塑造对方,既互为主动性又互为被动性”。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毒品犯罪研究,从学术史角度具有从属性和阶段性。伴随着《关于禁毒的决定》和97《刑法》的颁布相继形成了两次研究高潮,研究本身也实现了从规范学研究到犯罪学研究的转向,当下正在从犯罪学研究到刑事政策学研究的第二次转向之中。从方法论角度,逐渐形成了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史学研究、其他学科(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医学)研究等四种基本研究范式。但在研究自身和研究之外存在许多问题和亟待挖掘的热点。在毒品犯罪研究中采用知识社会学视角,前提是对毒品问题复杂性的判断,把毒品(毒品犯罪)视为社会中被建构出来的“知识”,人们对这种知识的认识受着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这些因素,才能全面反思、理解毒品政策的正当性。毒品问题的复杂性判断是摒弃“运动式治理”思维的基础,这种判断在中华民国时期已经形成共识。当时知识人曾从法律本位、国家主权维护和国际合作、禁毒的步骤、禁毒中政府经济利益、禁毒中法律权威性和吸毒者矫治等角度广泛讨论毒品问题,前人对毒品犯罪的这种问题意识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3.
连横一生以搜集、记录、整理、保存、研究台湾历史和文化为职志,著述颇丰,尤以《台湾通史》名世。纵观《台湾通史》的出版史和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实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程相契合,其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也逐步彰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的《台湾通史》研究均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无论视角还是视野、方法还是理论,特别是在学术性或学理性上,都有显著的推进和拓展。  相似文献   
4.
历史观的变革是史学发展的根本变革,必然导致史学的深层次变化.西方进化论的传播,深刻地冲击着传统史书编纂的模式.中国的新史学思潮时期,史家在进化史观的指导下对史书编纂进行了具有成效的改造,出现了具有近代色彩的章节体历史教科书和崭新的通史、学术史、地方志编纂方式.  相似文献   
5.
"评法批儒"是"批林批孔"运动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如果说"批林批孔"运动是"文革"末期一次政治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动乱",那么"评法批儒"则是当代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一次特殊时期的灾难.从学术史的视角审视这场打着学术旗号的所谓"学术"研究,尽管相关的研究不无涉及,然大都是点到为止,而且大多是在"批林批孔"题下作一般的述论.因此,对"评法批儒"运动的起源与变迁进行学术史的分析,一则可见这一特殊时期"学术"是如何被亵渎,二则可见学术研究共同体的学术操作如何失范.  相似文献   
6.
本书主要从犯罪学、社会学和学术史的角度,探讨了“犯罪预防”这一语焉不详的概念。在这本书中,作者对当前和历史上对犯罪预防,特别是与社会控制密切相关的争论与探讨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评价。在关于犯罪预防的理论探讨方面,本书的论述超越了传统的国界,在对历史进行了回顾与批判的基础上,拓展了犯罪预防研究的新领域,构建了令人振奋的犯罪预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的“学术前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卷稿的编写和修改具有独立而显著的学术史地位和思想史意义,仅从中卷稿秉承和践行的“历史学化”取向、重视和吸纳以往研究进展的学术自觉以及“大时空观”的前瞻性治学思想等三个方面即可管窥一斑。中卷稿为促进学术史研究乃至整个党史研究的学术化转型提供了很多思想与理论资源。党史学界今后应该积极创造条件,继续重视和推进中卷稿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史上,学术研究本土化向来是一个不断被提起并热议的论题。教育社会学自传入中国之日起就面临着本土化的问题,本土化意识随即兴起,这一时期其本土化的目标主要在于本土契合性,即教育社会学的教学和研究要如何契合中国的语言、社会和文化条件等方面。随着社会学及教育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与中国社会和教育的现实问题的密切结合,尤其是近代中国学者在参与乡村教育及乡村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努力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构建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的理论资源和现实素材的基础上,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得以不断发展。回顾和梳理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的历程,不仅能促进教育社会学学科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为当前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相关理论问题之探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读这部著作,最为亲切的竟然是迎面撞来的中国德文学科史的叙述:"早在1959年,几位中国日耳曼学者便在冯至先生的带领下,集体编写了一部《德国文学简史》。"虽然史实略有出入,但毕竟唤起了吾辈亲切的文化记忆。《德国文学简史》1958年12月北京第1版,分上、下两册,30万字。上册由冯至独著,下册的作者还包括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共党史研究获得了长足进步.学术化诉求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课题中扩大着影响力.这一趋势在进入新世纪后得到进一步强化.成为左右党史研究未来发展方向的独立性思潮。通过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兴起的史学史规范到世纪之交开始转向的学术史治理.党史研究学术化的史学进程得到了不同层面的建构与厘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