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55篇
中国政治   66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赣西地区的宜春、萍乡和新余三地的人居环境良进行社会问卷调查,对其生活便利性、居住安全性、环境舒适性、出行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五大宜居内容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对比研究,寻找不同城市区域宜居性规律并为其和谐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2.
刘建华 《当代广西》2011,(17):21-21
一座城市是否宜居。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考核指标——“婴儿车指数”,即能不能推婴儿车逛街:要考虑道路是否顺畅、空气是否清新、噪声是否达标等因素。如结果均为“否”,那么,这座城市就不能算是宜居城市。这个考核指标,想来我国有不少城市都不能通过。  相似文献   
43.
<正>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伐化宜居城市"的定位要求,扎实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是我市最大的民心工程,也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通过大督的调研工作我们感觉到在我市全力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提出以下探讨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4.
谷向伟 《湖湘论坛》2011,(4):125-128
基于2010年全球排名前65位城市解说词的研究,应在总结国际都市的成功经验,透析全球视野中的中国都市的地位,探讨特大城市的形象建构问题,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创建低碳、知识、宜居城市及提升特大城市的魅力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45.
陈君文 《学习导报》2011,(20):16-17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湖南”,是我省“十二五”时期的战略任务。株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把绿色发展的要求落实到建设绿色株洲的具体实践之中,展现了经济高效发展、城乡环境优美的新气象,积累了创新现代文明、推进科学跨越的新经验,获得了上级领导肯定和全体市民的好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视察株洲时说,“工业城市如此重视绿化,株洲市民的幸福指数高。株洲的实践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46.
文叶飞  田斌  王文佐 《当代贵州》2011,(25):6-I0004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委书记肖洪:“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宜居城市的取向成为共识。多年来,我们以打造‘中国土家第一城’为目标,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着力于城市文化和城市软体结构的扩张与重建.紧紧围绕关注民生、百姓幸福,疆新构架城市空间,布局城市产业,逐步推进城市发展理念和方式的转型。在城市发展中倡导物质与文化双轮驱动,为群众创造令人愉悦的文化生活环境。”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长杨维权:“梵净磅礴八百里.邛水生息泾千年。古老悠久的文化滋州与洗礼,才让勤劳智慧的印江儿女更近从容自信。多年来,我们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若力提升城市品位,一个宜居,直学、宜商、宜业、宜游的生态文明休闲旅游城市风姿初现。人居环境改善了,县城竞争力提升了,诠释着‘和谐共赢、幸福安康’的文明城市的l付代真谛。”  相似文献   
47.
流动人口就业是北京市人口规模控制的全局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人口问题是事关北京未来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紧迫问题。近年来,学界对于北京市的流动人口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较为集中和深入的研究。本组笔谈涉及了在京流动人口的就业、居住、教育及迁移倾向等问题,反映了北京市流动人口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48.
王丽方 《北京观察》2006,(12):10-11
宜居城市建设目标的提出,反映了城市整体环境中特别重要而又紧迫的问题。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城市规划建设必须重点考虑的任务。过去二十年,北京市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但是,在多年建设成果中,宜人环境明显缺失。大部分建成区空间枯燥,环境嘈杂,景观混乱,建筑体量巨大,丧失了过去  相似文献   
49.
2005年初,国务院批复通过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明确将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50.
哥本哈根通过智能化的雨水管理系统,将雨水储存到精心构建的"海绵体"设施中,或排放到其他安全区域,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损失、储存和利用淡水资源并优化城市生活环境;绿色交通建设主要是建设完善的骑行基础设施、出台全方位服务于骑行的政策和塑造骑行文化。建议北京借鉴哥本哈根经验,进一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大骑行推广力度,全面构建集排水、蓄水、绿化、休闲于一体的城市生态系统,打造人性化的自行车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