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280篇
中国共产党   466篇
中国政治   953篇
政治理论   309篇
综合类   5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审美心理距离指的是审美感知要与个人的现实性利害考虑保持一定的距离,心理距离向美学范畴的转化是由如画式的自然审美促成的.如画指的是美的自然风景象风景画一样.自然审美必然要求着无利害的心理距离,这种距离上的要求为山水风景的如画提供了契机.如画及其对无利害的要求并不必然意味着对审美参与性的排斥,笔者认为在这一点上环境美学对如画的批评是偏颇的.  相似文献   
52.
北京精神与中华精神,个性中有共性,共性中有个性。 北京精神的爱国,包括在中华精神之中,又有自己的地域特点。北京精神的爱国情怀,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中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都可见北京人的爱国情怀。在第一个千年,北京主要是燕国的都城,这个时期的爱国,主要爱的是方国燕。  相似文献   
53.
被誉为"集魔鬼与天才于一身"的作家江浩,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其创作的文学作品内容也相当丰富。在江浩众多的艺术作品中,草原文学的创作是其创作中最具蕴味的部分,也展现出其独特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54.
学校是实行美育教育的主要场所,在教学中重视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我们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文章中的精品,其中蕴藏的美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当学生在阅读这些作品时,就可以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培养他们热情、正直、勇敢以及爱祖国、爱人民的美好品质。那么,中等职业教育如何通过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呢?一、通过阅读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55.
《学理论》2016,(8)
康德于《判断力批判》一书对审美判断进行批判。将康德对审美判断四个契机重新进行整理,从审美判断的无利害关系,主观性以及共通感三个方面来分析康德对审美判断内涵的理解,发掘审美判断力的内在属性。  相似文献   
56.
曾辉 《中国周刊》2016,(4):28-29
传统手工文化是中国"工匠精神"的核心体现。倡导"工匠精神",就是要让传统手工文化活在现代生活中,与现代文明下的生产方式结合,这符合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手工业与农业是维持数千年来人类的生存之本,"男耕女织"般的农业与手工业共生方式是人类可持续生存的重要依靠,是人类诞生以来文明发展的两大支柱产业。尽管大工业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巨大的,但其产生的问题同时也是最大的,大工业快速增长的后果是对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对于未来是难以为继的。本届米兰世博会上,国际  相似文献   
57.
高校大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尚未成熟,审美实践容易受到各种价值观念和审美偏好的冲击.但目前高校教育多是以“智”为重,对于学生的审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显得捉襟见肘.在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高校的审美文化教育进行深刻反思.在生态文化视阈下,对国内高校审美文化教育上的现状及影响元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生态审美文化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8.
民间绘画从原生的民间美术中吸取丰富的营养,绵延不断,持续发展。本文就鄂东地区有代表性的若干幅民间绘画作品的构图进行分析,探讨隐蕴于鄂东地区的民间绘画作品中的审美特征及其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59.
意识形态、审美、实践是我们理解文学问题的三个基点.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待文学现象,文学的审美实践特性才能确证文学自身的存在.意识形态构成文学审美实践的阈限,同时,意识形态是文学审美实践需要批判、否定、超越的对象.总体上,王元骧所理解的文学审美实践特性从属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我们则认为,需要彰显文学审美实践批判、否定、超越意识形态的特性.  相似文献   
60.
《学习导报》2012,(8):38-38
空白效应"空白"是关于艺术作品审美欣赏的概念。它指的是作品留给读者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凭借自身的文化素养,展开思维羽翼去思考,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在书法作品中,一幅画如能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