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125篇
中国政治   94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3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李瑞环 《世纪行》2007,(5):44-48
人们的成功或胜利,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哲学上讲就是一条,即主观思想自觉不自觉地符合于客观规律。人们犯错误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从思想路线上看,根本原因也是一条,就是主观思想不符合客观实际,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相似文献   
252.
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科学发展。这一发展特征可从五个方面来把握:一是注重客观规律,二是注重人本特性,三是注重全面提升,四是注重协调互动,五是注重持久永续。  相似文献   
253.
南川市南城街道办事处三圣路居委会党支部一班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抓住推进城市化机遇,以社区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整合资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努力打造社区党建品牌,有效地促进了社区三个文明建设。2003年居委集体经济收入达180万元以上,实现利税10多万元,  相似文献   
254.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 ,是指在党和政府的宏观决策指导下 ,在探讨和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克服不利条件 ,为预防、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发生而付出的各种努力。这些努力既包括建立一系列有效的工作体制、政策、制度等工作规范 ;同时也包括那些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能正确有效地处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能对体制、政策、制度等工作规范起到“激活”作用 ,能推动其落实的各种领导艺术、工作程序、工作方式、工作手段等等。换言之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既包括建立有形的、静态的各种规定 ,又包括无…  相似文献   
255.
魔杖在哪里?     
刘洪 《新民周刊》2012,(34):21-21
经济运行有其客观规律,战胜危机、回归常态,更多依靠的,是扎扎实实的改革举措。在西方神话中,"魔杖(magic wand)"具有力挽狂澜的神奇。因此,在经济危机中,总是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民众期待"魔杖"的出现,  相似文献   
256.
一、设计理念新课改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基本相通。可持续发展教育倡导"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知行并进"十六字原则,注重指导学生做好课前知识预  相似文献   
257.
何谓科学?科学当指反映事物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用在执政党建设上,当指党的建设符合政党政治的基本规律,特别是符合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又长期执政的党自身建设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258.
《当代广西》2010,(1):32-33
历史经验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得民心,顺民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必须加强人民政协的制度建设。加快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程,是政协工作到位的保证。  相似文献   
259.
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长期执政、市场经济和全方位改革开放历史条件下提出的重大命题和重要任务.那么,如何理解党的建设科学化,特别是对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客观的评价,这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绕不过去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只有建立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评价体系,才能使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实践有更加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260.
王娜娜 《团结》2010,(2):18-19
一个好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立足于并符合该国的基本国情.这已是一个被实践无数次证明了的客观规律。然而。如何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国情.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国情既有物质层面的内容.也有意识层面的内容:而后者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参与认识的主体.是更为复杂、更难以把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