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80篇
工人农民   249篇
世界政治   38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2篇
法律   1230篇
中国共产党   2731篇
中国政治   3312篇
政治理论   504篇
综合类   73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887篇
  2013年   857篇
  2012年   880篇
  2011年   929篇
  2010年   938篇
  2009年   798篇
  2008年   804篇
  2007年   606篇
  2006年   466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美在家庭     
《中国妇运》2003,(4):20-21
家庭是妇联组织的传统工作领域,家庭美德建设是妇联的一项主要工作,特别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社会主义时代新风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持。本期刊登的“洒向人间都是爱”,重点展示“八大”以来,各地妇联以家庭为阵地,以精品活动为载体,适应形势发展,把握时代脉搏,从党政所急、社会关注和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道德教育和家庭道德实践活动的情况及成效,实践证明,家庭美德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一.基本案情 韩某,北京市人,40岁,大学文化。2002年10月,韩某与上海女子黄某结婚,居住于上海市闵行区银都路3151弄141号,婚后初期,双方感情很好。此后,由于韩有赌博的不良嗜好,双方发生家庭矛盾。2004年,韩赌博将自己40万余元人民币全部输光,又将妻子陪嫁来的20万人民币输光,双方为此经常吵架,夫妻感情濒临到崩溃边缘。  相似文献   
13.
14.
当前,婚姻、家庭、奸情矛盾引发暴力犯罪的现象在部分地区表现得较为突出,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造成了严重损害,已成为治安难点。此类犯罪的现象、咸因、预防对策是多方面的,预防、减少婚姻、家庭暴力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5.
16.
“家庭团体会议”(Family Group Conference)是由遭受犯罪影响的主要人员参加的讨论如何处理犯罪人的会议。对家庭团体会议的认识,要对它的实际运作模式和设计的理想模型做基本区分。本文主要分析了家庭团体会议体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即修复正义和程序正义,并以此为中心,探讨对少年保护制度产生的两大影响,一是国家权力、家庭自治权之间的平衡问题,二是发挥社区作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曲言 《创造》2002,(6):35-36
在宣传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热潮中,笔者于12月中旬深入曲靖部分县(市)区、乡镇、村和企事业单位,以实地考察、与干部群众交心谈心、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等方式,对公民道德建设的状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这次深入调研,对全市近几年来公民道德建设的做法、成绩、经验以及热点、难点和存在问题,获得了更客观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一对如何紧密联系实际贯彻落实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任务更明确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在沈阳、青岛、长沙、成都四个城市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对社区服务有需求的家庭所占比例为34.1%,其中16.7%的家庭已经得到了各种社区服务,17.4%的家庭处于等待状态,但心理比较急切.  相似文献   
20.
“家庭”的概念,在我国的法学上通常被解释为“基于婚姻、血缘或收养而形成的亲属间的共同生活组织”。现行的有关“家庭”的立法,皆基于“家庭”概念的这一内涵而展开。但这种理解,已经不能反映现实家庭的形态及其历史演进的趋向。我们应当在法学上重新构建“家庭”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