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69篇
中国政治   39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毛泽东主持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成立“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彭真“列了个很大的名单”,“四大秀才都抓上了”说到“中央文革小组”,先得从“文化革命五人小组”说起。1963年12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宣传部的一个内部刊物上对文艺界写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批语,说文艺界“问题不少,人数很多,社会主义改造在许多部门中,至今收效甚微。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岂非咄咄怪事”。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的批语中,又批评道:“文艺界协会和它们所掌…  相似文献   
72.
故宫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破四旧”开始后,故宫被批判为封建主义的堡垒,红卫兵要冲入故宫内砸烂“封建余孽”。得到消息后,1966年8月18日,周恩来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关闭故宫并停止开放。  相似文献   
73.
韩亚光 《新视野》2005,3(4):6-9
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残余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消极影响,是由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决定的.这种影响可以从个人和体制两个方面来分析.肃清封建专制主义残余,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需要从民主和法制两个主要方面来进行,并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74.
李秋生 《民主》2007,(1):43-43
一位学者指出,中国共产党一大丰功伟绩是带领全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国。这三座大山是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可是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准确地讲,是近几年来,一个新的三座大山似乎逐渐形成,并重重地压在普通老百姓及有关工薪阶层头上,有的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有的甚至不堪重负。新三座大山是指哪三座?他指出,一是教育大山,二是医疗大山,三是住房大山。我以为这位学者是关注国事,体恤民情,富有责任感的。就教育而言,恰似一座大山压在百姓身上。目下一名大学生一年的费用得1万多元,这对于高收入群体来说是小菜一碟,对中等…  相似文献   
75.
邓荣元 《广东党史》2006,(4):43-48,60
1922年至192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南部的广东农民英勇地开展了一场反对地主豪绅、军阀官僚的革命运动。这场农民运动有力地动摇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为大革命运动推向全国奠定了基础。领导广东农民运动的是一群年青的共产党员,他们在初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后,便勇敢地开始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阮啸仙  相似文献   
76.
《党课》2009,(6):17-17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其感人至深的革命一生给我们留下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其中一个思考就是:像李大钊这样的自幼受着封建主义的文化教育、在成长过程中又受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等较深影响的知识分子,为什么最终选定了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77.
新中国成立以来 ,批判封建主义、清除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一直是我国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把批判封建主义置于十分显要的位置 ,并取得了十分丰硕的理论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要正确考量封建主义残余的存在及其影响 ,充分认识批判封建主义是中国文化建设的战略性任务 ,并从人们精神生活和思想意识的各个层面展开对封建主义的清算和批判 ,充分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 ,加强制度文明建设 ,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78.
反帝反封建是中国现代革命的主题,但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并未圆满完成反封建的历史使命,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因此,反对封建主义、消除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一直是我国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建国50多年来,我们的反封建斗争实践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某种意义上说,经验来源于教训,今天的教训将转化为明天的经验,教训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经验。总结新中国反封建斗争实践的基本经验教训,是一项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开拓性工作。一、反对封建主义,其要义是从社…  相似文献   
79.
克服官僚主义是个老话题。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官僚主义深恶痛绝,但时至今日,官僚主义并没有销声匿迹,相反,倒是“与时俱进”,呈现出新特征、新变化。官僚主义之所以屡禁不止,从深层次上分析,既有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又有个人主义思想的作祟,还有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够科学、不够合理的原因。  相似文献   
80.
封建主义国家观念的形成,经历了从贵族政治到君主政治、从宗法本位到国家本位的社会变异过程,并且随着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出现、封建主义国家制度的成型而得到确立,其后围绕着"朕即国家"的核心,构筑起完整的、维护封建主义国家的学说体系.两千年来,这一学说与其相应的国家制度伴生,一方面是建树不凡,硕果累累;另一方面又是装载沉重,不堪负荷,最后社会在躁动与期待、痛楚与瞻望中,聆听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的足音越来越近,代表封建主义国家制度之国家学说的丧钟已然敲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