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69篇
中国政治   39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世纪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婚姻家庭制度也随之被彻底废除。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婚姻法》,废除了以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为特征的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确立了以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原则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进入  相似文献   
9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应忽视的问题就是反封建。顽固的家长制作风、特权现象、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意识、任人唯亲的不良倾向是封建主义残余在党内生活中的主要表现;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在党的建设上的严重失误是党内生活中封建主义残余难以肃清的原因;创新党内生活的一系列相关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3.
当前,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全国人大十届一次会议、省八次党代会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全省人民意气风发,团结奋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是,正如省领导所指出的,“实践在不断发展,思想解放永无止境”。要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障碍,必须彻底从“左”的、旧的思想干扰下解脱出来,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贯穿于改革与发展的全过程。为此,我们就山东在党的历史上出现的“左”的错误及其产生的原因做了初步探讨分析,并对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出几点建…  相似文献   
94.
封建主义或封建社会的涵义虽然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但土地的分层占有制、以私人契约为基础的普遍的人身依附关系和统治权的分散等,是其基本特征,为一般学者所公认.中国战国或秦以后的社会制度,显然与此不相符合,因而不宜称为封建社会.至于中国学者提出的"地主封建制"理论,虽然大体不违史实,但最多证明中国古代社会不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而不能证明它是封建社会.导致这种定性错位的原因是将人类历史上的特例误判为普遍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95.
《理论与当代》2006,(6):55-55
金冲及在5月8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首先必须纠正一种误识,即把传统文化和封建文化看作同义词。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好东西。比如,崇尚民族气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自己,“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待周围的事物,“天道有常”,“物极必反”等等。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很多东西不能说成是封建主义的产物,它们是人们从长期实际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原因。当然,即使是祖先留下的东西里面,也有同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内容,如等级观念、男尊女卑、故步自封等。中国封建社会留下的文化不能说全是当时的统治者根据他们的狭隘需要制造出来的,许多内容有着更深刻的社会根源。但封建统治者们必定要把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形成的“游戏规则”纳入他们的需要,作为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这就给中国传统文化打上了深深的封律丰义烙印.两者紧紧地交织渗诱在一起.难以分开.  相似文献   
96.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从“明人伦”的德育目的出发,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德育思想体系。虽然朱熹的德育目的是唯心主义的,德育内容是封建主义的,但是,他主张德教为先、强调知行结合、重视立志、倡导多用积极引导,少用消极防禁、注重启蒙教育等德育思想却是客观的、辩证的,给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以重大的启迪。一、朱熹主张“德教为先”的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具有重大启示朱熹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的目的出发,提出了学校教育必须坚持“德教为先”,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他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只注重学生…  相似文献   
97.
蔡华 《前进》2003,(4):29-31
一、法治的民间基础的涵义及其重建的必要性法制的民间基础是指来自民间的法制力量,具体包括百姓是否有法治的愿望和要求,是否能自觉遵守法律,是否有护法、用法的精神,对法律的看法和评价,百姓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感等,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是否有法治的文化和土壤。从中国的历史看,由于受“人治”、宗法族制、等级观念等的影响,法治的民间基础也是十分脆弱的。在当今中国,依法治国虽然已经写进宪法,但是如果认为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法治就会很快实现,那是幼稚可笑的。要真正地实现依法治国,必须有坚实的法治的民间基础。二、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98.
我们要准确把握经典作家对封建主义本质的认识,并把握住他们对封建主义本质的认识本质,从中梳理、剥离、甄别出其中带有普遍实用性的论断。封建制的最本质的内容不在于地主、贵族与农民阶级的阶级对立,而在于封建主对劳动者的人身支配权,劳动者对宗法共同体的人身依赖,即是说,宗法的人身依附关系是封建制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99.
当前,领导干部中存在两类“认干亲”现象:一类是别有用心的“认干闺女”,一类是封建主义的“拜把子”兄弟。  相似文献   
100.
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四平八稳为官之道,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事业观、价值观完全背离不知从何时起,一种追求在工作上"不出事"的思维方式开始在某些党政领导干部的头脑中出现并蔓延,目前大有泛滥之势。尤其在十八大之前,为保证会议顺利召开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不出事"思维却愈演愈烈。这种思维方式,本质上是自己分管的地区和部门千万别出现麻烦问题和突发事件。在其支配下,一种"宁可不求有功、一定但求无过"的思想在一些领导干部头脑中盛行。"不出事"的思维方式是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要求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