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342篇
中国政治   78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最早创建的红四军是朱德、毛泽东于1928年5月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这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5月25日,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这是红军历史上第一支"红四军",也是第一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史料分析推断,对"在修水山口会议组建工农革命军"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客观、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组建过程,并纠正了史学界对秋收若干史实的错误提法。  相似文献   
13.
赖传珠(1910-1965),原名赖鹏英,江西赣县人。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3月在湖南汝城参加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历任特务连、卫生队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后调第二十八团)连党代表,第二纵队第四支队第十二大队党代表、第四支队政治委员,红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政治委员、第三十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十二师参谋长,  相似文献   
14.
正7月3日晚,由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委老干部局联合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永远跟党走,辉煌中国梦"文艺晚会在福州大戏院隆重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张广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委委员朱清,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梁晋阳,  相似文献   
15.
上海《申报》1928年5月2日第九版发了一条《湘粤赣会剿边境匪共》的消息,称:"二十六日南昌通信,共党首领毛泽东、朱德、洪钧、袁文才、王佐等,率领匪徒,串扰湘粤赣边境。"消息所称的毛泽东、朱德是当时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部队的首领,袁文才和王佐则是井冈山的两个绿林头领,经过改编成为革命军的。而"洪钧"又是谁呢?而  相似文献   
16.
杨靖宇是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卓越的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领导者。1933年后,他历任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师长兼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在领导东北抗战中,杨靖宇治军有方,不仅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且展现了杰出的思想政治工作本领,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而著称。  相似文献   
17.
刘洪 《理论导报》2012,(8):18-21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工农民主专政的全国性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主席。他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前后的作用是很值得后人研究和思考的。本文试从历史、实践、运用、发展和战略等视角透视分析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红岩春秋》2012,(Z1):30-32
主动投案英雄入狱巡捕房其实,清政府当局对《苏报》早有关注。3、4月份在张园演说议事的蔡元培、吴稚晖,5、6月间回国参与抗俄运动的留日学生代表汤槱、钮永建,这些曾在《苏报》发表文章者都被列入缉捕名单。虽然各驻沪领事已  相似文献   
19.
正新中国诞生前夕,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人民民主专政"对于胜利了的人民,这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地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这是一个好东西,是一个护身的法宝,是一个传家的法宝,直到国外的帝国主义和国内的阶级被彻底地干净地消灭之日,这个法宝是万万不可以弃置不用的。"(《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502页)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也指出,  相似文献   
20.
于欢 《黄埔》2012,(2):54-55
孙中山先生关于创办黄埔军校暨第一期生的阐述:“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人,诸君都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都担负得救国救民的责任,便要从今天起,先在学问上加倍去奋斗;将来毕业之后,组织革命军,……所以要诸君不怕死,步革命先烈的后尘,更要用这500人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