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342篇
中国政治   78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1,(6):F0002-F0002,F0003
在校(院)机关党委书记骆晓、副巡视员李丽蓉等带领下,中共成都市委党校部分处级干部及优秀公务员于2011年11月7日至16日分两批赴江西、广西等地进行考察与学习。期间参观了井冈山、南昌八一纪念馆、白色起义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井冈山是红色革命摇篮,八一纪念馆为八一精神的发祥地,白色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又一次光辉实践。短短几天,考察成员走红军挑粮小道,  相似文献   
72.
73.
1927年2月,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开学后,开办了女生队,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创举,造就了中国现代第一代女军官。在这批女生中,胡筠、游曦、赵一曼、胡兰畦,被誉为“四大女杰”。胡筠文武双全,有“神枪手”的称号,令黄埔男生也为之钦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胡筠担任平江工农革命军司令员,  相似文献   
74.
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卫莹 《江淮》2011,(6):17-18
井冈山,静谧地横亘在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山高林密,沟壑纵横。董必武曾经这样描述:"四面重峦障,五溪曲水索。"如今,这里已是"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旅游胜地;而当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则在这崇山峻岭、险径绝壁间艰辛地寻觅着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76.
正原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是人民军队的著名将领。他从一个农家少年成长为人民海军司令员,是人民军队由小变大、以弱胜强的缩影。不过,他结缘蔚蓝大海,主持大连海军学校,却是出乎他意料。刘华清上将曾说过:"我是山区长大  相似文献   
77.
修水,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县域总面积4504平方公里,人口82万。这里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组建地、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设计制作地和秋收起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  相似文献   
78.
<正>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井冈山成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79.
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但当时由于对各军的序列和番号没有做统一规定、各根据地之间联系不畅以及部队发展的反复等原因,各地工农红军番号设置颇有重复,先后出现了三支红四军,一是朱德、毛泽东创建的红四军;二是湘鄂西红四军;三是鄂豫皖红四军.后来,三支红四军逐步发展成了红军三大方面军.  相似文献   
80.
开荣 《党史文苑》2007,(9):30-31
修水是湘赣边秋收起义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秋收起义前,在修水集结了四复查革命队伍,形成了秋收起义的主力军。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参谋何长工、参谋处长陈树华、副官杨立三奉命在修水设计了第一面军旗。1927年9月9日,师部机关、特务连、一团在修水县城高兴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首先起义向平江进发。金坪失利后,卢德铭等率部转移,追进至浏阳文家市,与三团会师。从此,起义军跟随毛泽东踏上了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