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正近日,俄罗斯优秀青年画家彼得·罗曼诺夫斯基、孙路萍伉俪油画展在北京北海公园举办。此次展览共展出了两位油画家创作的70余幅画作。彼得·罗曼诺夫斯基今年30岁,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他自幼酷爱绘画,5岁起就接受正规美术培训,经过7年美院附中学习后,顺利考入列宾美术学院。彼得的父亲是大学数学教授,母亲是医生。其曾祖父是前苏联红军将领。彼得自小受红色革命传统影响,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充满好奇和向往。走上绘画创作道路后,他潜心研究俄国革命历史,  相似文献   
22.
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二〇一〇年十月十八日)(胡锦涛)邓小平领导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的历史贡献及其启示(刘金田)破解中共一大之谜——中央档案馆馆藏中共一大档案介绍(杨冬权)论维经斯基对中共建党思路的影响(方宁)建党初期的宣传工作与革命道路探索中的得失  相似文献   
23.
张东荪是在中国传播社会主义思潮较早最较名的宣传者之一,他因此而受邀参与中共上海发起组,可当他发现自己信仰的社会主义并非归属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时,便又因此而最早退出上海发起组。从此,他便与中国共产党保持着若即若离、时亲时疏的关系,然总体而言,他是中共所信赖的朋友。  相似文献   
24.
姜建中 《世纪桥》2010,(17):24-25
维经斯基作为共产国际代表于1920至1927年间先后五次来华,对中国革命是有贡献的。其中1925年第四次来华,为了落实莫斯科关于结束罢工的指示,帮助中共中央制订停止罢工的具体措施。本文根据俄罗斯公布的档案资料,对维经斯基第四次来华的具体时间进行考证,认为维经斯基于1925年7月初来到中国,1926年1月回莫斯科,这次来华工作有半年之久。这对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正>国共合作的历史人们讲得很多,可以述评的空间很大。国民党一大不久之后在广州发生的"六一八弹劾案",是国共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影响甚大的事件,这一事件因何发生?从中可以看出些什么问题?凡此种种,均值得重新探讨。我根据自己读到的若干史料,谈几点看法。一、"暗潮"一涌成巨浪1924年6月18日,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张继、邓泽如、谢持联名提出弹劾共产党案,史称"六一八弹劾案",距国民党一大只有半年时间,正值国共合  相似文献   
26.
党史撷英     
《党建》2021,(1):69-70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会议。大会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民主革命的任务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大会对于列宁逝世一周年纪念宣言》和11个决议案。  相似文献   
27.
维经斯基(1893-1953),亦译作威金斯基,全名格里高利·纳乌莫维奇·维经斯基,又名查尔欣,中国名字伍廷康,笔名魏琴。生于俄国一个林业职员家庭,当过印刷工。1913年去美国谋生,加入美国社会党。1918年回到苏俄,加入俄共(布)。国内战争时期,从事地下工作,后被捕流放。1920年1月,在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崴处工作,4月,被俄共派遣来华工作。1921年春回国后任远东局秘书(负责人)。  相似文献   
28.
《廉政瞭望》2003,(4):45-46
关注世界风云,不难发现各国都展开了反腐败行动,国外涉及高层领导人的腐败丑闻、大案层出不穷。他们中有的贵为一国之首,却沦为阶下囚;有的遭到弹劾,惶惶不可终日;有的四处躲藏,逃避法律的追究。  相似文献   
29.
在取得共产国际的同意后,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崴分局的外国处于1920年4月向中国派出了一个代表团。时年27岁、操一口流利英语、有着丰富地下工作经验的维经斯基①就是这个代表团的负责人。维经斯基由此“有幸成为1920年在北京和上海与中国共产主义者直接联系的第一个苏联(苏共,引者)党员”。  相似文献   
30.
我刊从本期起,将连续刊发一组中共与共产国际的系列文章,以纪念党的90华诞。中共与共产国际的关系问题,是党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它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党的历史,考量其成败背景。毛泽东曾说,共产国际对于中国革命是有巨大功劳的,也有过失。但总的说是功大过小,没有共产国际的帮助,我们党就不会有今天。对此,本刊刊发的系列文章作了有益的探讨。它采取以人带史、截线为段的方法,通过几位驻华代表的工作,表现了共产国际对中共指导的功过是非。文章中有许多新鲜的史料,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情节作了生动的叙述,读起来既有兴味,又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