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读书频道     
《工会博览》2006,(18):40-40
《我曾是希特勒的保镖》作者:[德]罗胡斯·米施整理:[法]尼古拉·布尔西耶译者:袁粮钢出版:作家出版社本书作者罗胡斯·米施曾是希特勒的贴身保镖,1940年到1945年间,从柏林的总理府到希特勒的私人住宅,从“鹰巢”、“狼穴”到纳粹总部,他在5年当中日夜守在希特勒身边,直到第三帝国的灭亡。他目睹了纳粹大小头目的许多活动,见证了许多历史时刻,也了解希特勒的不少秘密,其中包括这个大独裁者与情妇爱娃的私生活……  相似文献   
42.
在大西洋一个叫洛豪德的小岛上,有一笔海盗的藏宝。传说在1550年-1750年问,西班牙殖民者从美洲印第安人手里,掠夺了大量金银珠宝,装满船只,远渡重洋,返回欧洲。不料殖民者的诡秘行动引起海盗的注意,海盗袭击宝船,杀死船员,就地分赃。  相似文献   
43.
微生活     
《新青年》2013,(8):4
美国5岁儿童一年读875本书学校图书馆随时为其"补货"很多成年人在纠结要不要开始阅读一篇长文章的时候,美国5岁的小女孩索菲亚·莫斯或许已经读完了一本书。据美国媒体报道,索菲亚在一年里读了875本书,最高纪录一星期可读20本书,学校图书馆为了满足其阅读需求,不得不随时"补货"。"大部分的日子里,我都读  相似文献   
44.
三亚六日     
前年至三亚休暇读书,每有所感,逐日杂记,箧中检出,爬梳成篇。——题记2010年2月12日晨飞至三亚。昨在重庆,阴雨绵绵,而转瞬云光波影,椰风热浪。入室倚斜读书,时事俱忘。重读《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高阳文笔,余所之仰。后记感叹:胡之败北乃李鸿章与左宗棠之争故。胡之败乃天时所毁。官商沆瀣,其勃也兴焉,其败亦忽焉。又读德国海军元帅雷德尔之《我的一生》(军内发行),卧榻上朦胧欲睡,闻凤凰机场频  相似文献   
45.
佚名 《政府法制》2014,(2):43-43
二战前夕。英国政要丘吉尔与德国独裁者希特勒会晤,俩人在花园中边走边谈。当他们经过一个水池时,丘吉尔笑笑说:“看谁能不用任何渔具就抓住池中的鱼?”  相似文献   
46.
南书房     
秦岭 《南风窗》2011,(15):100-100
《皇帝:独裁政权的倾覆》【波】雷沙德·卡普钦斯基著乌兰译新星出版社2011年5月版发表于1978年,记录了埃塞俄比亚"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统治的兴亡经过,揭示了这个非洲"雄狮之王"如何从卫国英雄逐渐转变成独裁帝王乃至被叛军驱逐下台的过程。作者一生亲历27场革命和政变,4次被判死刑,40余次被拘关押,身兼记者、诗人、摄影家、文学家多重身份。  相似文献   
47.
李俊生 《党课》2011,(12):115-118
希特勒之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一个谜。美、英等国认为,希特勒已死,但始终未获得尸体。苏联在攻克柏林之后,在纳粹元首的掩蔽部里发现了一具尸体,怀疑是希特勒的,并于1945年5月8日进行了尸体解剖,但是尸体已被严重烧焦,变得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48.
《观察与思考》2006,(22):14-15
观点看法 我被从母亲手中生生夺走。 ——约40名被称为“希特勒婴儿”的纳粹秘密计划受害者11月4日首次在德国东部韦尼格罗德公开聚会。制造“雅利安超人”的“生命之源”计划产物,许多人被迫与亲生父母分离,遭受许多创伤。  相似文献   
49.
英国首相丘吉尔与德国的独裁者希特勒曾经玩过一个小小的打赌游戏,在这个小游戏中,丘吉尔以他的聪明和智慧战胜了希特勒,给傲慢的独裁者希特勒一个不大不小的打击。  相似文献   
50.
佚名 《党政论坛》2011,(6):62-6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永久烙上了一个人的名字——希特勒。人们只要~看到作为纳粹党标志的“婿”字旗,就不由得想起纳粹分子种种令人发指的恶行,不寒而栗。“蛎”字因而也就成了罪恶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