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30篇
中国共产党   65篇
中国政治   67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政协天地》2011,(10):47-47
历史上有两个错觉:一是认为,康熙是清朝最有作为的一位封建帝王。关起中国大门时可以这样说,但放在世界范围内则应另当别论。因为,当欧洲工业革命兴起时,与康熙同时代的沙皇彼得一世,在北方海边荒滩上搭建了一座小木屋,  相似文献   
12.
2011年9月29日,著名历史学者阎崇年先生(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应邀为第16期《辽海讲坛》·名人讲座听众,作题为《康熙——千年一帝》公益讲座。  相似文献   
13.
香山听泉     
香山,地处北京西山东麓。从唐代开始即建有庙宇。金代在这里建寺院和行宫。从金代流传开来的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霁雪”,即泛指这一带西山而言。清代康熙年间建行宫,作为临幸驻跸之所。乾隆十年开始大规模营建,并更名为静宜园,御题二十八景,成为具有山水园林天然特色的皇家园林。  相似文献   
14.
庄文勤 《今日民族》2014,(12):45-47
<正>记不清多少回到凤庆文庙漫步,记不清多少次如一个虔诚的教徒来瞻仰这滇西第二大的文庙,每一次,仿佛才刚刚认识似的,被它的气派所震慑。凤庆文庙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原址在城南虎山东麓,清康熙八年(1669年)迁建于府署之西,同治十二年(1873年)又迁建于如今的县城西北凤山脚下,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结束全部工程。历经明清更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凤庆文庙呈中轴对称,台阶式演进格局建构,从下往上步步登高,依次是泮池、龙门、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鸣凤阁。左右  相似文献   
15.
赖晨 《政协天地》2014,(12):62-63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是清代康熙年间知县高以永,在河南内乡任职9年间所撰写的楹联。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在山东菏泽召开座谈会时赞赏了这副对联。高以永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撰写此联的背后,他又有哪些故事呢?在豫西三县高以永出生于书香门第,世代为官,家学渊源,  相似文献   
16.
东交民巷原名东江米巷,明万历年间曾是南方向北京运送江米的集散地。清康熙年间,俄国在东江米巷玉河桥西建了座俄罗斯馆,作为接待俄国使节和来往商人的落脚之处。日后这里成为使馆区便滥觞于此。  相似文献   
17.
康 熙一生勤于政事 ,以身作则 ,因而严格要求群臣 :“凡为臣子 ,必实心任事 ,兴利除弊 ,不苟且塞责。”他说 :“昔人有言 ,正朝廷以正百官 ,正百官以正万民。举贤退不消 ,正百官也 ,二者不可偏废。如但举贤而不退不消 ,则贤知所勉 ,而不消者不知所惩。”康熙所讲的治国先治吏 ;贤能者上 ,不消者下的治国方略 ,在今天也不失为治政良诀。治吏贵在公正严明 ,严格甄别 ,把好的官吏提拔上来 ,坏的淘汰下去。不然的话 ,只有好的勤于职守 ,那坏的不给予应有的惩罚 ,就会“一只老鼠坏了一锅粥”。甄审是通过御门听政 ,直接考核鉴别官员的才能和勤惰 …  相似文献   
18.
宋明晏 《前线》2016,(4):92-93
正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山东省菏泽市及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座谈时讲到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是悬挂在河南省内乡县老县衙"三省堂"的一副对联,撰联者为清康熙年间的内乡知县高以永。习近平总书记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相似文献   
19.
《弟子规》原名叫做《训蒙文》,是清代儒生李毓秀所作。这位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是山西绛州人。根据《新绛县志》的记载,李毓秀生于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一共活了八十三岁。在中了秀才以后,李毓秀没有考取更高的功名,他创办了私塾“敦复斋”,毕生致力于教育讲学,被人们尊称为李夫子。根据儒家传统的精华思想,本着启蒙养正、通俗简洁的想法,李毓秀参考《童蒙须知》《三字经》等相关文本,结合自己的任教经验编写了《训蒙文》。  相似文献   
20.
王雪梅 《前沿》2011,(2):163-166
《异域录》是记录康熙朝图理琛使团出使土尔扈特的一个出使记录。从《异域录》中,我们可以看出康熙对清俄关系的认识:清王朝仍旧把俄罗斯看做周边的蛮夷小国;康熙帝愿意与俄罗斯建立友好关系;康熙帝重视对俄罗斯历史地理的研究;康熙对外交礼仪的通达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