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30篇
中国共产党   65篇
中国政治   67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段培华 《群众》2023,(10):64-65
<正>中国政治史上有一著名“官清河清”之问——试问官清易河清易?古代黄河屡次泛滥、河水长期浑浊,黄河水变清是天大的难事;古代官员缺少监督,官吏难免贪污,吏治清明同样可望而不可及。海晏河清、吏治清明一直是天下大治的象征。到底是河清容易还是官清容易,康熙年间的江苏巡抚宋荦有着自己的思考:官清才能河清。  相似文献   
102.
在城市现代化迅速推进的今天,能保存这样多的物质文化遗产,全国也不多见。织金原先是土司地区,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土归流,设立平远府,以后降为平远州,属大定府。从清初到清末不过两百余年,社会进步很快。中原文化源源传入,凝结成为众多的古建筑群。仅织金城内就有70多处,著名的有“四庵、四阁、四寺、四祠、八大庙”,观音庵、紫竹庵、  相似文献   
103.
李平 《求贤》2010,(6):13-13
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在安徽桐城老家修建宅院,因地界与邻居发生争执,遂给张英写信求得支持.张英写了一首打油诗作为复信。诗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仔细思量,决定按张英说的.让出三尺。邻居见状,也不好意思再争斗.同样让出了三尺。从此两宅间留出了六尺宽巷道.两家也因此和谐相处.几百年来传为美谈.  相似文献   
104.
刘诚龙 《廉政瞭望》2009,(12):61-61
在历史长河里,要找清廉变贪污的,随手可开出要多长有多长的名单,要找贪污变清廉的呢,难度可比大海淘金。但贪官变清官,并非绝无,也存仅有,清朝康熙年间的郭瑗即是这个奇迹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05.
《党的建设》2010,(12):53-53
清代康熙年间,临洮有一位少年诗人,12岁能诗,引起四乡八里的关注。这位少年诗人就是清代甘肃诗坛上的巨匠吴镇。吴镇(1721—1797),字信辰,号松崖,人们又称之为松花道人,出生在狄道城内菊巷。他曾写道:"从小爱吟  相似文献   
106.
1683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二年,施琅为清朝取得台湾,统一全国立了大功。施琅原是郑氏部将,顺治年间投降清朝,康熙二十年能被复授为福建水师提督专征台湾,这与康熙慧眼识人知人善任有很大关系。因为,康熙一贯重视用人之道,深知正确的决策要由“贤能”的官员来执行。认为“从来有治人,无治法,为政全在得人”;“得一人则事治,失一人则事败”。他在多年听政中认识到,用人“必才德兼备为佳,若止才优于德,终无补于治理耳”。他把是否忠于封建王朝的政治标准,列为用人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康熙关于统一台湾的决策所以能够实现既不在于他“洪福齐天,威灵远暨”,也不在于他“庙略指挥,决胜万里”,而在于他善于选用“才德兼备”的“贤能”官员。  相似文献   
107.
诗二首     
  相似文献   
108.
年谱以年月记载人物生平事迹,是探讨谱主活动的重要参考资料。肇始于宋,盛于清。郝浴,直隶定州人。清初学者,官至广西巡抚。贤良正直,多遭小人构陷。在其三十四年的仕宦生涯中,竟连遭受两次冤案。我们根据郝浴著述、笔记及有关史书、方志,以编年体方式,辑成郝浴年谱,较为详尽地记录了郝浴治学、为官的履历。  相似文献   
109.
尊敬的在座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我很高兴到重庆来。这是我第二次到重庆,第一次是1991年,在重庆只停留了四个小时,从成都坐夜火车天亮到的重庆,中午坐船到了武汉,所以在重庆只停留了4个小时,看了嘉陵江和长江交汇的地方就走了,这次有机会到重庆来我非常高兴。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康熙从乱世到盛世》,为什么想到这个题目?  相似文献   
110.
梁衡 《新湘评论》2008,(9):51-52
康熙时黄河泛滥,经年不治,工程上马后又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治河老臣靳辅在黄河上滚了十几年,因与皇上看法不一被贬。后事实证明他的意见正确,又召他回来。他上书说:“我已70岁,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还是请皇上另选他人吧。”康熙说:“我知道你老了,我是用你的心,不用你的力。”黄河于是得治。类似的故事还有一个。1949年,刚建国,我们没有海军。1.8万公里海岸线,无一船一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