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51篇
中国共产党   347篇
中国政治   206篇
政治理论   52篇
综合类   8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建国前夕是党的历史上自身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党的反腐倡廉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本文力图对这一时期党的反腐倡廉建设进行一次详细的历史考察,探寻该时期党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和实践基础;对复杂形势下党加强自身反腐倡廉建设的内容和举措做出梳理和总结;分析建国前夕党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为当前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32.
陈晋文 《长白学刊》2011,(6):104-106
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开始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城市政策,积累了石家庄、沈阳等接管城市的工作经验.这些理论政策与经验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从革命到建设历史新任务的重要财富.  相似文献   
33.
韦勤  郭健军 《世纪桥》2001,(1):9-11
建国后,在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把握不好,认识不深,在取得巨大建设成就的同时,我国在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4.
王建明 《前进》2001,(7):27-29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已经走过了 50多年的光辉历程。在中国人民迎来新世纪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迎来了自己的第八十个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历史地考察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奋斗轨迹,冷静地思考它所留下的启示,对新世纪中国加快发展、全面实现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历史的回溯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重要性的认识由来己久。早在 1944年,毛泽东就指出:“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在 1949年 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  相似文献   
35.
"大跃进"运动的发生是国内外诸种因素合力的结果.史学界多有研究,成果卓然.但是对毛泽东在"大跃进"运动中错综复杂的矛盾心态及其长远影响却缺少系统的探索.文章认为这一时期浪漫主义的空想与落后的现实的矛盾,坚持科学与破除迷信打破权威的矛盾,坚持民主与推行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的矛盾,纠正已经出现的"左"倾错误与充分肯定三面红旗正确性的矛盾交织,困扰着毛泽东.毛泽东对这些矛盾的看法及其变化又直接影响"大跃进"运动的进程.对这些矛盾的错误选择和发展,使建国以来的"左"倾错误长期难以纠正,并进而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
许光达在长期的战争生涯中积累了宝贵的作战经验.他灵活运用并进一步完善了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原则.建国后,又受命组建装甲部队,提出了"没有技术就没有装甲部队","装甲部队要抓技术必须以训练场地和学校教育为基地"等著名观点,使毛泽东思想在要求加快军事现代化进程的新时期又有新发展;他是著名的"儒将",理论功底十分深厚;他积极地学习、研究并且宣传了毛泽东的军事哲学.  相似文献   
37.
公仆七十载,农民本色在。党的十六大代表白老水田,1936年参加革命,至今 70余年,是一位功绩颇为显赫而又经历十分坎坷的老红军老干部。如他早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后,既有在红色摇篮抗大学习,聆听毛泽东教导以及参加南泥湾大生产的难忘岁月,还有跟随王震将军走完“第二次长  相似文献   
38.
建国初,依托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知识分子已经达成的社会政治共识,党对知识分子贯彻了“团结、教育、改造”为主的政策,基本净化了知识分子身上遗留的旧思想,弱化了他们身上的一些特立独行的怀疑、批判等个性特征,达到了力求扩大“意识形态的一致性”的目的,促进了知识分子的政治社会化。随后提出的“双百”方针,推进了知识分子与党和政府在理解基础上的适应并互动,稳固了党的执政基础,维系了当时的政治体系。  相似文献   
39.
党的基层组织在不同历史时期功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在战斗历程中 ,党的基层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基层组织在革命战争时期、建国后的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其功能有所不同。探索党的基层组织的功能在不同时期的演变 ,借鉴党的历史经验 ,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做好新世纪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一、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功能所共同坚持的基本原则第一 ,我们党都极端重视建立党的基层组织 ,把每一个党员必须参加一个组织并在其中工作列为入党的基本条件。民主革命时期党先后召开过7次代表大会 ,其党章都明确规定要建立党的基层…  相似文献   
40.
易霓 《广东党史》2002,(5):32-34
广东省西江地区,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至解放前后的行政区域,其所辖约有十多个县,建国后历史上的西江地区改称为肇庆地区。民主革命时期至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对西江地区(肇庆地区)的革命、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西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革命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