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1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0篇
法律   212篇
中国共产党   373篇
中国政治   569篇
政治理论   189篇
综合类   3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当代青年群体的社会参与是激发社会活力的主要来源,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分析,对青年女性群体不同类型的社会参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当代青年女性群体的社会参与具有类型多样化特征,整体上表现为积极正向的社会参与状态;除个体特征和婚姻家庭因素影响外,阶层与体制的社会结构性因素会影响到青年女性的社会参与,尽管不同类型社会参与中的阶层因素影响不尽相同,但青年女性群体的社会参与呈现体制内外的显著差异化特征,进入到体制内就业且实现经济地位提高的青年女性群体更能够积极主动开展社会参与活动,而体制外就业的新社会阶层青年女性的社会参与整体偏弱。为实现女性在社会领域的全面发展,在提升其社会经济地位的同时,为新社会阶层青年女性开辟利益诉求表达的渠道,构建积极有序的社会参与机制,激活其社会参与的能动性,仍然是今后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92.
“中等收入”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结构指标,既有地域的差异,又有相互的可比性。造成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偏低的原因很多,后果严重。提高中等收入水平和人群比重,既要注重市场在初次分配中的主导作用,也要强调政府在再次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尹秋玲 《中国青年研究》2022,(11):103-109+95
阶层分化背景下农村教育竞争现象兴起且日趋激烈化,在实践形式上表现为择校报班、母职陪读、父职配合与家校关系经营,可从教育责任伦理变迁视角来解释其兴起逻辑。教育责任伦理意旨政府、学校、家长和学生四类主体在教育服务资源供给、教育过程与学生学业成就上的责任归属秩序,可通俗理解为:谁应为学生教育发展负主要责任?在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开放化、教育资源质量结构等级化的“推力”与家庭教育发展任务刚性化的“拉力”中,教育责任伦理朝着家庭化方向发生变迁,从传统“读书的料”变成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它为家长全面参与教育提供了价值合理性,并在县域开放的教育环境中不断刺激家长教育竞争实践,由此推动农村教育竞争兴起。教育责任伦理家庭化也意味着农民子女教育阶层流动模式日渐从学生个体奋斗转变为家庭组织化动员,家庭成了新时期教育不平等扩大和再生产的前沿阵地,亟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94.
当代西方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不满意于流于社会表层结构分析的阶层分析模式,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核心理念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和统计学的实证方法,试图将阶级分析方法和阶层分析方法结合起来,重构阶级分析的一般理论框架。尤其是他们虽然充分注意了是否拥有“组织资产”和“技术/资格证书资产”在社会和组织分层中的重要作用,但仍然把所有权关系作为社会结构分析的首要变量。这些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新成果,对于观察和分析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结构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社会责任是一个复合概念,从广义上讲是一个人或组织对他人、对公众、对社会的关切度,它包含政治、文化、道德、经济层面的关切.从狭义讲主要体现在社会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和经济扶持,其中更偏重经济扶持的责任.  相似文献   
996.
姚莉 《桂海论丛》2007,23(3):69-71
近些年来,中间阶层作为一个新兴阶层受到学者们广泛的关注,但是纵观对中国中间阶层的研究,多是从阶层的客观实在入手,很少去关注阶层意识。文章运用调查资料分析后认为,客观认定的中间阶层具有清晰的阶层认知,一致的主观自我认同,模糊的利益冲突意识。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存在和教育是中间阶层阶层意识产生的主要原因。要发挥中间阶层稳定器的作用,一方面要保障其既得利益,另一方面要培育一个成熟庞大的中间阶层。  相似文献   
997.
创新构建和谐社会阶级阶层问题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学凡 《前进》2006,(9):48-50
阶级阶层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必须加以分析的重要问题。因为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艰巨而宏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在革命时期明确革命的对象、动力,而且要在建设和改革时期确立伟大事业所依靠的主次力量和所要化解的消极势力,便于充分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取得宏伟目标的尽快实现。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阶级阶层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一、我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的新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原来的“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和农…  相似文献   
998.
中等收入阶层扩大与消费需求增长的社会良性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雪中 《求索》2006,(2):82-83
随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完善,明显地形成了高、中、低收入阶层,不同的收入阶层有不同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特征。数量不断增加的中等收入阶层是我国社会消费的重要群体,是消费的主力军。其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等方面呈现的特征与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相比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引导消费、拉动内需就要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作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999.
阶层意识与社会秩序——对建国以来历史和现实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阶层意识与社会秩序有着深刻的逻辑关联。从理论和经验的角度可以看出,阶层冲突意识对社会秩序形成冲击和挑战,而阶层认同意识则是良性社会秩序的基础。当前我国阶层之间冲突意识渐趋紧张,存在着社会秩序危机,化解秩序危机应从重构公正的社会分层机制、公平的利益协调机制与和谐的社会价值体系入手。  相似文献   
1000.
刘国权 《世纪桥》2021,(2):88-92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阶级分析论的奠基之作.自1925年12月1日问世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共经历七个版本、三个阶段的流变,其流变的过程也是毛泽东同志基于唯物史观对中国国情初步探索、将列宁民族殖民地理论与中国革命融入结合、使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与中国发展深度接合的过程.《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为新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