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6篇
  免费   26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7篇
法律   705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117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2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汪炜  靖博 《理论月刊》2010,(9):117-119
船舶碰撞损害赔偿是事故处理中的重要内容,法律确定不同的归责原则对当事人的利益有重大影响。在互有过失的船舶碰撞损害赔偿处理中,各国法律确认了平分过失和比例过失两种不同的责任承担原则。为判定不同责任承担原则的合理性,借助博弈分析的方法,建立博弈模型,能够清楚地理解两种原则均能够对当事人预防碰撞事故发生产生激励作用,但平分过失原则激励强度更大。基于分析结果与立法趋势的差异,提出"公平与效率兼顾、公平优先"应成为处理法律问题的基准。  相似文献   
892.
对于被害人于危险接受场合下的刑事责任归结问题,既有的流变进路在自身逻辑上难以自洽,均无法圆满地妥善解决。处理危险接受案件,应以被害人自我决定权为基准。自我答责理论从被害人的自由意志出发,明确了被害人基于自由意思而陷入危殆化,形成了“意思、行为与结果的统一体”,所发生的法益侵害结果应归属于自己管辖领域,由其自我答责。自我答责理论的适用需加以限制性条件,避免责任认定混乱,在充足条件之后,可将自我答责理论适用于3类危险接受场合,以为司法实务中出现的疑难案件提供理论补给。  相似文献   
893.
《刑法修正案(十二)》将公司背信类犯罪主体扩张至民营公司、企业。对于民营公司管理者实施的背信犯罪,在司法认定中应着重考虑三方面的问题,即行为人是否违背受托义务(主要是忠实义务),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以及具体背信类犯罪构成要件中的法定结果可归责于行为人违反忠实义务即相应的职务行为。考虑到目前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很多民营公司内部治理的现状,在处理公司背信类犯罪方面,应当实事求是地考虑企业外部因素和内部治理现状,不能简单而机械地理解和适用相应罪刑规范。在处理具体案件中,应兼顾法律逻辑和现实逻辑,如此才能稳妥地解决定罪量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94.
侵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国庆 《法学评论》2006,24(2):140-146
本文遵循侵权行为法的基本原理,借助比较法之研究方法,围绕侵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赔偿范围与数额计算、侵害行为的诉讼时效及被许可使用人诉讼主体资格等具体问题全面阐述了作者的见解,并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95.
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发展,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服务领域日渐广泛,其责任的认定也显得愈为重要。注册会计师在独立审计过程中对第三人承担一种以信赖利益为基础的独立责任,其归责原则采用过错推定原则。如何界定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的过错体现了社会公众、司法界及会计行业对独立审计行为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896.
论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玉红 《河北法学》2006,24(2):102-106
对于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目前存有三种学说,认为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应当依据不同的场合确定.对于权利人要求行为人仅承担停止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则无须证明行为人有无过错,只有在法律有规定的特定场合,才必须证明行为人具有过错,此乃以无过错责任为原则,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例外的归责原则;若权利人要求行为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则必须证明行为人的过错,只有在法律规定的特定场合,才无须证明行为人的过错,即以过错责任为原则,以无过错责任为例外.  相似文献   
897.
结果责任原则应成为我国刑事赔偿基本的、主要的归责原则;赔偿范围应当与无罪赔偿原则"合拍",全方位进行规定;<国家赔偿法>第17条第(三)项规定的国家免责范围过于宽泛,应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898.
《侵权责任法》颁布前,我国法律并无明文规定雇员在工作中受到伤害的归责原则。因此,雇员受害赔偿归责原则是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还是无过错责任原则.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因此也导致司法实践不一。但从梁慧星先生对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张连起、张国莉诉张学珍损害赔偿纠纷案”评价为:“工伤事故致工人伤残死亡的赔偿问题,属于特殊侵权行为,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本案适用《民法通则》第106条第二款关于一般侵权行为的过错责任原则的规定显属不当”,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在《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中,对该解释的第11条明确为“本条规定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雇主对雇员的工伤应当直接承担赔偿责任,而且是无过错责任”后,学术界与司法实践对雇员受害赔偿普遍采用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899.
阐述第三方物流合同的概念、特征及主要内容,分析其法律性质,并在介绍与第三方物流合同相关的调整规范基础上,从合同的订立、归责原则、责任限制、时效及争议解决等方面分析第三方物流合同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900.
法官适用《侵权责任法》应当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即将于2010年7月1日实施的《侵权责任法》在中国民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如何厘清《侵权责任法》与《民法通则》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在原则、规范、制度层面的承继性和差异性,辨法明义,更新审判理念,都是审判实务中即将面临的挑战。本刊特邀《侵权责任法》立法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研究中心主任杨立新教授从法律适用的角度解析该法归责原则、责任形态、免责事由等方面的重点和难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