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95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76篇
各国政治   163篇
工人农民   300篇
世界政治   9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1篇
法律   2550篇
中国共产党   5764篇
中国政治   5951篇
政治理论   2099篇
综合类   218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422篇
  2014年   1529篇
  2013年   1489篇
  2012年   2005篇
  2011年   2004篇
  2010年   1854篇
  2009年   1661篇
  2008年   1562篇
  2007年   1428篇
  2006年   1052篇
  2005年   699篇
  2004年   486篇
  2003年   490篇
  2002年   697篇
  2001年   634篇
  2000年   74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党课》2011,(23):120-120
“占领华尔街”运动席卷全美,“阶级斗争”突然成为美国人经常使用的“热词”。什么是“阶级斗争”?对眼下的美国来说,就是“99%”对“1%”的较量,是少数社会精英与广大民众间的“一场战争”。贫富差距已成为美国的社会癌症,而造成这一危局的罪魁祸首显然是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992.
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农村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急需理论与制度创新。认识我国当前的农村社会矛盾,要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失衡状态的视角出发,研究造成农村社会均衡状态破坏的压力来源和压力作用机制。同时,可以尝试将这些压力划分为引发矛盾的驱动力和缓冲矛盾的抑制力两种类型,通过考察两种力量相互作用规律,建立农村社会矛盾的"双向力场"分析理论框架,用以把握农村社会矛盾演化的机理和阶段性特征,达到精准识别、预测和控制农村社会矛盾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3.
《今日浙江》2013,(3):1-1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乡镇担负着发展一方经济、服务一方群众、稳定一方社会的重要职能。尤其浙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县域经济和乡镇块状经济比较发达,社会矛盾也早发先发,群众维权意识比较强,乡镇任务十分繁重、工作十分重要。乡镇在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社会整合是一个政党夺取和巩固政权的必备条件,局部执政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就非常重视发挥社会整合功能。抗El战争时期,党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发展,整合一切积极因素和力量,建立了广泛的抗El民族统一战线,并采取灵活的策略和对策维持其在较长时期内的稳固,使之成为获得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对党的社会整合功能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够为在新历史条件下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提供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995.
陈锋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5(7):149-151,154
在民族地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坚持大众化理论宣贯与民族地区区域性特征、与为民族群众谋利益、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与健全大众传播媒介、与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原则。应当转换话语传播媒介,建立全景式立体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贯体系,积极探寻新鲜活泼、生动有趣的宣教方式。  相似文献   
996.
《中国机关后勤》2013,(3):47-47
为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深入开展学雷锋学郭明义活动,2月20、21日,辽宁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机关党委组织干部职工参观“把幸福给你”当代雷锋郭明义先进事迹展。副局长李宝库、郭云川与大家一起参观了展览。  相似文献   
997.
传统社会的道德状况需要辩证审视。它所取得的道德成就体现在道德的神圣超验地位、崇高乌托邦道德理想、社会主体的德性至上、为政以德的政治诉求、完善的道德践行机制、伦理秩序的稳定运行等方面,而其造成的道德问题则表现为道德起源的神秘性、道德规范的工具性、道德主体的依附性、道德秩序的等级性、道德实践的虚伪性、道德变革的缓慢性。传统社会的道德状况对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建设提供的启示在于:不能把道德理想作为评价社会发展进步的唯一标准,不能忽视道德代价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反面作用,必须在人的理智不断成熟的基础之上谈真正的道德进步,必须克服道德的伪道德倾向来理解道德的真正价值,必须辩证批判传统社会道德文化以解决现代社会道德困境。  相似文献   
998.
社会矛盾化解是推动乡村全面深化改革、和谐社会建设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全面深化改革为乡村社会矛盾化解提供了契机、动力,并提出诸多新要求。当前,乡村社会矛盾化解取得很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足,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影响了化解效能的提升。因此,应形成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乡村社会矛盾的整合型治理机制,从而到达有效预防、调控、化解与治理乡村社会各类矛盾与纠纷,以此大力提升乡村社会矛盾化解的效能。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当代社会史是国史(即中国当代史)的分支史,是与国史中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部分相并列的社会方面的历史,是国史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一门专史,它不  相似文献   
1000.
笔墨点暗香     
李海莉 《工友》2013,(11):59-59
我很早就认识金钟,但也只是一面之缘,直到看了他的国画《梅花》,震憾之余才对他有了全新的认识。那是一个星期日,我应朋友之约来到了"滴水轩"。一进画室就仿佛进入了梅园,自觉清新幽远的暗香扑鼻而来。那些梅花的枝干有的虬曲苍劲,犹如蛟龙跃水;有的疤瘤斑驳,显现岁月留痕;有的雪压冰封,依然气韵超凡;不论白梅,红梅还是腊梅,千姿百态的风采,临危不惧的从容,一花独放的傲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