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179篇
中国共产党   599篇
中国政治   779篇
政治理论   141篇
综合类   25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晋闻 《先锋队》2012,(20):4
6月21日,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纯清赴吕梁市岚县调研太钢集团袁家村铁矿项目建设情况。副省长任润厚陪同调研。位于吕梁市岚县的袁家村铁矿项目2008年启动建设,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已完成投资78亿元,具有工艺先进、生态环保、循环利用等特点,是亚洲规模最大的  相似文献   
192.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胡锦涛同志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思想深刻,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在初学十八大报告后,我有四点感受尤为深刻: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以循环经济为基本路径,在巩固现有转型发展成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3.
194.
信息广场     
《先锋队》2012,(32):47-50
我省国企由煤炭"一枝独秀"转型"多极支撑"山西省实施"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战略,国有企业产业结构由煤炭"一枝独秀"向"多极支撑"转型,产业新型化和支柱多元化初步形成,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发展后劲增强。今年1月至9月,在全国省级国资委监管企业中,山西省属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前五位,其中工业增加值排名第一,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排名第二。  相似文献   
195.
吕晓宇 《先锋队》2012,(29):8-10
近年来,山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加快转型,实施了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发展循环经济、煤炭资源整合和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等战略措施,产业转型、社会转型取得明显成效。"黑色山西"正在改变,绿色和蓝天开始成为主色调。在"煤都"大同市大秦铁路始发站,一辆辆重载列车装载着煤炭运往秦皇岛。山西每年有4亿多吨煤炭通过大秦铁路运往东部地区。在山西13万公里的公路上,还有30多万辆货车源源不断地  相似文献   
196.
发展高新技术是实现山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目前山西高新技术产业总量小、规模效益差、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缺陷,应在产业结构上,加快高耗能产业退出的步伐;在技术层次上,加快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在发展方式上,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在消费模式上,要与环保、节能、高科技消费相结合,不断提升山西可持续发展的高新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197.
作为一种超越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的循环经济,在本质上体现了人类思维范式的转变.循环经济固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技术诉求,但是,它却内在地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智慧.基于哲学思维范式视角的反思,循环经济体现了彻底还原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伦理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循环经济因凸显了其内在的先进文化底蕴,由此可将作为技术形态的循环经济视为解决人类生存境遇问题、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98.
21世纪的经济是以知识为导向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是用知识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自然资源,用知识开发高技术企业,用富有资源来替代稀缺资源,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由于我国生态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和传统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已经对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巨大冲击,为此,抛弃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培育发展知识型循环经济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我们应立足科技创新,以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健全支撑科技创新投资体系,加速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达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99.
2009新法点击     
《人大论坛》2009,(2):31-31
自2009年1月1日起,一批涉及国计民生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正式施行,将给百姓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并将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循环经济利国利民 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将有力地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0.
一、金阳新区规划及水资源环境情况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金阳新区的发展正在强力推进中,而金阳新区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如何能够把金阳新区建设成为生态环保型、园林式、数字化、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区,有效地保护好新区周边的三个饮用水源,即保护好新区西北侧的百花湖、东北侧的三江水库、南侧的阿哈水库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