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81篇
中国共产党   132篇
中国政治   290篇
政治理论   54篇
综合类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1.
完善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包括公开平等的竞争择优机制、科学严谨的考核评价机制、能上能下的代谢循环机制以及系统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以观念的突破为先导,为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确立和推行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212.
近年来,唐山市丰润区宏鼎畜牧养殖场以中央惠农政策为契机,抓住唐山大发展、大建设为机遇,积极创建规模化、可持续、可循环的农业项目,目前已基本形成产业聚集规模。  相似文献   
213.
刘岩 《法制博览》2022,(9):47-49
法律解释方法的适用对司法实践中的案件审判产生直接的影响,且单一适用某种法律解释方法容易导致法律的误解和错案的形成,而多种法律解释方法的适用,就意味着必须解决方法适用顺序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各种法律解释方法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立法者的目的解释—客观目的解释—文义解释—体系解释……这样一个动态...  相似文献   
214.
215.
李亚飞 《瞭望》2020,(9):56-58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员工们佩戴口罩在流水线上忙碌,车间广播循环播放防疫提示。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为加速生产支援疫区的各类生活电器,广东美的已于2月11日复工。出于疫情防控需要,还有不少未返岗人员复工时间待定。即便如此,美的仍然依法按期足额申报缴纳员工社保医保等各项费用,无形中加大了企业自身负担。当地税务部门了解这一情况后,随即向企业推送阶段性减免社保医保费用政策,并辅导企业优先为在岗员工申报缴费,未返岗人员待复工后再补缴。  相似文献   
216.
公共政策平衡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社会要发挥公共政策在平衡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一些不和谐现象的政策根源,初步构建"公共政策平衡理论"的框架,并阐述该理论三个组成部分的主要内容:(1)缺陷理论.对有缺陷的公共政策进行分类,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2)更新理论.从政策更新的事实出发,分析了政策更新的原因、内容和原则.(3)循环理论.从揭示公共政策的循环性特征出发,分析政策循环的原因,指出公共政策的循环规律及其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17.
218.
王蓉  陈世寅 《中国发展》2009,9(6):68-76
该文阐述了循环农业在武汉城市圈城乡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循环农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武汉城市圈区域一体化的理念为指导,发挥循环农业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19.
在所有的城市案例馆中,台北案例馆一直备受关注。入选城市案例的门槛是很高的,通常一个城市之所以入选,是因为拥有一个独创性的案例,而台北却凭它的不凡业绩创造了一个例外,以“迈向资源循环永续社会的城市典范”和“无线宽带一宽带无线的便利城市”,也就是“垃圾减量、资源回收”和“无线宽频、方便城市”,  相似文献   
220.
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草案,这一综合性大法的出台,将奠定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基础。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切身生产、生活,还事涉国家可持续发展与长远竞争力。为此,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当年年底,循环经济法补充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不到三年时间,便经起草、三审而顺利通过,足见形势之迫切。要不要促进循环经济早已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促进。循环经济立法过程中的名称之变,折射出这一问题并不简单。起草之初,该法即名为循环经济促进法,当时有很多人提出,促进显得有些软,后来经研究,去掉促进,决心起草一部硬法。到如今,又回归促进,是不是意味着软下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首先,名称虽变,具体内容却无大变。纵观三审稿,比较重要的修改仅有一个,即是名称的改变。一系列显示出其硬度的约束机制保留不变,如建立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调控制度、建立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强化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管理等。并有法律责任专章,对各类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