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面对传统哲学中长期的身心对峙,罗素在继承詹姆士中立一元论的基础上,使用逻辑分析与构造的独特方法,将世界的基础材料还原为比物质和心灵更原始的纯粹感觉。他通过具体分析物理和心理的因果律,解释了日常感受中物理与精神世界差异的成因,揭示出心物于本质上的同一。罗素以此为基础对心灵进行定义,指出心理学的因果律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32.
崔丽 《前沿》2005,(9):260-262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探讨了诸多问题:情景关系,心物交融,入兴贵闲,析辞尚简,参伍因革,感兴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情与景,心与物,主观与客观这一系列大同小异的在文学理论中占核心地位的概念的阐述。本文从自然作为审美对象和审美主客体关系两方面浅谈体会。  相似文献   
33.
海峡两岸对南海断续线(或称u形线)的法律地位基本是认同的,即认为是中国南海的"疆域线",或称"岛屿归属线",它表明线内的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皆属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此外,海峡两岸在维护南海主权方面也表现出默契,两岸学者曾多次在有关南海问题的学术研讨会上,表示过相互合作的愿望.近来海峡两岸已从昔日的对立状态逐渐开始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变化,为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4.
学术界关于南海争端与中国国家安全的研究,大多基于对象国政策、南海地区权力格局以及中国政策的动态分析,缺乏对于中国南海战略思维和政策的系统梳理。中国南海战略思维包括搁置、大局和寻求共识等多维度的内容,同时对于争端本质倾向于和平的看法。它经历了从基于战略理性的单边默契到文化认同的单边默契的演进,体现了螺旋式变化的特点。中国南海战略思维的固化受到特定政策效果的正反馈、道德正义性以及政治文化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在力量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外生环境的震动与刺激和领导集体的战略决心增强的情况下,它会发生积极的调整与变化。剖析中国南海战略思维的内涵、特性及其演变,能为理解中国外交的微观基础以及处理好中国的相关争端提供理论启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5.
心物之间关系的问题,其解答可谓见仁见智。近代心物二元论思想模式着重从对立、差异的角度将周围世界看成是由具有不同本质规定性的对象组成的二元对立世界,但它也致力于寻找它们之间的同一关系。而16世纪机械自然观的出现实质上内蕴着西方近代哲学由一元论向二元论的转化。  相似文献   
36.
彭德怀与杨立三都是湖南人,战争年代,他们一个横刀立马,驰骋疆场;一个展志后勤,鞠躬尽瘁。两人并肩作战,默契配合,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战友之歌,在中国革命史上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37.
38.
《干部人事月报》2011,(6):96-96
这会是一本很有特色和价值的著作。之所以这样讲,不仅仅因为本书作者罗塞娜是“世界第一CEO”杰克·韦尔奇的行政助理,而且书中讲述的内容,几乎是所有企事业单位都会涉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如何做好副手或助理,如何与上司默契配合。  相似文献   
39.
刘铭恒 《现代领导》2005,(12):46-46
非常规 每一个组织在长期运行中.都各自有一套沿袭的规矩和通常的做法。有的公诸书面,作为组织所有成员(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正规守则;有的在实际操作中.成为所有成员一种约定俗成的默契行为。无论对内对外.所有成员常规的操作行为是维系组织生命的基本保证,不能随意越轨,否则组织将难以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0.
教师的课堂教学魅力是展示教师自己的教学魅力和人格魅力的舞台,同时也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影响学生。本文主要论述教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通过采用多变的课堂教学方法,展示教师教学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积极的教学互动,达到教学的默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