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7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名人效应     
王充闻 《辽宁人大》2008,(12):48-48
所谓“名人效应”,指的是名人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也就是借助名人的声望所达到的扩大影响力、增强吸引力的一种效应。它是社会文化现象与公众心理现象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所赖以存在的是受众与顾客的一种喜爱,一种关注,一种信任。  相似文献   
32.
张志明 《政法学刊》2001,18(2):50-52
法制心理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密切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是形成法制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法制心理是精神文明的重要依据,要从法制心理的形成与应用方面做好违法犯罪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33.
中学班主任的工作难做,难在哪里?可能多数老师都会不假思索地吐苦水:学生不听话,叛逆心强,以自我为中心,等等。一言以蔽之,是学生的问题。殊不知,有的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缺乏正确的态度和必要的技巧也是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之一,比较明显的就是片面死守师道尊严,"教体本位"心理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34.
征订启事     
舒瑜 《现代领导》2006,(3):30-30
“面子”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是个人要求他人对自己表示尊重或顺从而得到的相应评价,也是个体为了迎合某一社会圈认同的形象,经过印象整饰后而表现在他人心目中认同性的心理与行为的序列地位。领导干部作为一个社会人,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使他们获得和失去面了有着与普通群众不同的特点。当权力成为刻意追求面子的手段时,就会在挣面子中失去面子;当权力成为造福于民的手段时,就会在打破少数人的利益均衡中获得更为宽泛意义的面子。现实中,领导干部很容易由于“挣面子”和“给面子”而导致自身行为的偏差,因此,必须对他们的面子资源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和规范,方可能获得社会和个人期待的最大有效度。  相似文献   
35.
《当代党员》2012,(4):78-78
心理暗示法:暗示是一种心理现象,烦躁时应对自己采取积极暗示,告诫自己这是正常现象,乌云终地散尽,同时多回想一些以前经历过的美好情景或值得自豪的事情。这样就能缓解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36.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作动员捐款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十分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为“超限效应”。  相似文献   
37.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大脑活动.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最主要的特征。人与动物虽然都有意欲.如食欲、性欲和自我保护欲等,但是人能够运用思维。而动物则不能。什么叫思维?所谓思维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由于客观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人的思维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8.
心理现象在当代刑法的结构与运作中无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成立犯罪并进而衡量犯罪、裁量刑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功能性作用。由于世界各国立法对此规定的抽象性,因此围绕心理现象之刑法机能检讨问题,学术界存在激烈的争论。此争论有助于刑法理论的明晰,进而有助于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39.
刘锐 《学理论》2011,(12):63-64
布伦塔诺把一切现象划分为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并且认为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他进一步又将第一性的心理学确定为描述的心理学。以此为基础,胡塞尔开创了对意识结构的本质进行描述分析的现象学。  相似文献   
40.
张红 《中国保安》2010,(10):66-66
福建南平郑民生在光天化日下持刀连捅13名无辜小学生,造成8死5伤的悲剧,社会为之震惊。日前,凶手郑民生被判处死刑,现已执行枪决。事实上,因对社会不满,进而实施报复性恶性杀人,这已非个案。对此,湖北省神经精神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与临床心理科王高华教授指出,报复首先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别人侵犯了自己的人身、名誉、利益,觉得很气愤,便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