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警务交际是警察在执行警务的过程中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行为。成功的警务交际有助于塑造警察的良好形象 ,改善警民关系 ,提高队伍的战斗力。警务交际中存在着一些重要的意识问题 ,诸如 :警务交际中处理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警威顺从的利弊观 ;警察态度的外控技巧等 ,需要我们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态度改变理论加以分析研究 ,提出合理化建议 ,促使警察成功地实现警务交际。  相似文献   
12.
影响受教育者态度改变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毅然 《求实》2007,(10):77-79
根据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信息、受教育者及教育情境构成影响受教育者态度改变的四个基本要素。要促使受教育者的态度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者这一要素必须加强自身的印象整饰:一要增强自身的可靠性和可信性;二要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三要增强自身的外在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侦查讯问工作的重点是促使犯罪嫌疑人改变拒供态度,形成良好的供述态度,使不愿供述的犯罪嫌疑人态度发生改变,作出供述,从而获取口供。研究犯罪嫌疑人的态度改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态度改变理论为犯罪嫌疑人认罪态度的改变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态度改变理论,说服教育的讯问方法从侦查讯问人员自身素质、说服的方式和犯罪嫌疑人的个体特征三方面促使犯罪嫌疑人改变拒供态度,形成良好的供述态度,最终作出自愿供述。  相似文献   
14.
态度改变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于转变人们的态度,形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态度改变理论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一致性,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需从态度转变理论视角即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方式、教育情境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家佩蒂、卡西窝波和休曼提出的ELM模型即"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把消费者态度改变归纳为中枢和边缘的两个基本说服路径.该模型的基本原则是:不同的说服路径依赖于对传播信息作精细加工的可能性高低.精细加工可能性取决于消费者的MA0水平(M指动机,A指能力,0指机会).当消费者的MA0水平较高时,中枢说服路径有效;反之,则边缘路径有效.ELM模型对道德教育对象态度改变的启示在于:一要根据不同道德教育对象的MA0水平选择不同的说服策略;二要多形式、灵活化设置边缘线索,诉诸积极有效的情感激发;三要努力提高道德教育对象的MAO水平,诉诸科学艺术的理性说服.必须指出的是,诉诸理性与诉诸情感之间要保持合理张力,实现中枢和边缘两种说服路径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态度改变理论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红娟 《探索》2007,5(2):103-106
态度改变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有类似性,我们可以运用态度改变理论来诊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态度改变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以下问题:教育内容的重复性,教育过程的单向性,教育方式的外在性。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提高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实现重复性与新颖性相统一;增强教育过程的对话性,实现主导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突显教育价值的本体性,实现引导性与自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郭毅然 《探索》2011,(1):127-130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实,提高传达者可靠性可以促进目标靶态度改变。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教育者的可靠性趋于失落,其根源在于:一是教育立场偏重社会价值,二是教育意图过于明显,三是教育信息规避负面道德现象。为促进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教育者要重构可靠性,其路径在于:一是要立于社会与个人双重立场,二是要善于隐蔽教育意图,三是要敢于进行双面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