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25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64篇
各国政治   215篇
工人农民   211篇
世界政治   59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1篇
法律   5069篇
中国共产党   5330篇
中国政治   6509篇
政治理论   1838篇
综合类   3769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450篇
  2022年   443篇
  2021年   511篇
  2020年   531篇
  2019年   346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520篇
  2015年   1031篇
  2014年   2425篇
  2013年   1672篇
  2012年   1778篇
  2011年   1735篇
  2010年   1708篇
  2009年   1536篇
  2008年   1712篇
  2007年   1369篇
  2006年   1198篇
  2005年   969篇
  2004年   720篇
  2003年   695篇
  2002年   642篇
  2001年   622篇
  2000年   540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由于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人类社会逐步陷入了发展的困境——生态环境恶化。摆脱发展困境的唯一选择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与实施必须有公共政策作保障,因为公共政策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只有加强与完善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2.
诉讼法学界关于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争论是针对法律事实的认定标准所产生的分歧,但是,争论并没有跳出主观与客观、事实与价值、形式与实质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而要探究法律事实的形成,必须重新考察诉讼活动的性质,进而实现分析进路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换。法律事实建构论的提出就是这种分析进路转换之后的结果,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必须对法律事实建构论的限度保持必要的警醒。  相似文献   
53.
54.
张斌 《政法学刊》2002,19(6):29-32
经验方法和逻辑方法是证据方法的合理化要素和客观基础,客观化立场是证据方法必须坚持的基本方向。在中国现阶段,应首先解决证据方法与证据标准的关系以及证据方法与公正程序相契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
56.
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凡是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兴旺、发达,而凡是违背了这条思想路线,我们的事业就会遭遇险阻、受到挫折。因此,20年来,从邓小平到江泽民,一  相似文献   
57.
1997年的刑法典,统一和比较完备性是其主要特点。这是因为从1979年的刑法典到1997年刑法典期间,我国刑法发展的现状对一部新刑法典的要求。新刑法明确规定刑法的基本原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刑法内在的统一和比较完备性;新刑法完善的体系结构体现了刑法形式的统一和比较完备性。  相似文献   
58.
对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洁 《法学杂志》2002,(2):52-54
近年来 ,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迅猛 ,其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范围的不断扩大。本文主要探讨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范围的含义、成因、其在各国立法和实践中的体现以及其发展趋势 ,并对中国有关规定与实践进行分析 ,指出其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59.
张瞳 《工会博览》2005,(12):45-45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第三届职工运动会在月坛体育场开幕。市体育局局长孙康林,市总工会副主席王北平,区委书记吕锡文,区委副书记、区长林铎,区委副书记、区人大主任张国玉,  相似文献   
60.
胡宗山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五次学派争论及其启示》(载《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9期)一文中认为,在20世纪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史上,共爆发了传统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传统主义与行为主义、跨国主义与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反思主义与理性主义五次学派争论。争论既有尖锐对立、不可通约性的一面,也有着相互渗透、互相融合的一面,既展示了学科中的分歧与对立,但也在理论观点、学派建设、方法论等方面为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促进了学科建设。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