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内在超越是指人通过把握自己完善的本性而把握对象世界的本性,并扩充、外显、推广这种本性,以期实现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超越特征,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初见端倪,而孟子心性论思想的提出更是使这一特征明朗起来。孟子的心性论是儒学心性论主流,它非常明显地影响了中国佛教诸宗的心性本体论,更是之后的宋明理学形成所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高深 《新湘评论》2010,(4):20-20
人类的天性,从来就有两个方面,一面是性善、为公、清廉;而男一面则是性恶、自私、贪婪。 不论古今,为官者既要有威信、威望,又要有威严、威仪。但为官者“威”自何来?是来自为公、清廉还是自私、贪婪,是靠施仁政还是靠颐指气使、耀武扬威?答案只能是前者。  相似文献   
13.
性善恶问题历来是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孟子提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扬雄认为人性中善恶混杂,韩愈认为人性分上、中、下三品,李翱认为性善情恶……这些论断都在一定意义上对人性善恶做了思考。儒家一贯秉持性善论传统,然而真正保障人们选择向善却是更为重要的问题。儒家对向善的保障表现在三个方面:性善论为人们向善的选择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利益的鼓励和刺激是向善的积极保障;对恶的惩戒、对他人评判的敬畏是向善的消极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刑事法律文化中弘扬性善观,严重阻碍法治的进步。在实然中,目前我国刑事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阶段都坚守传统的人性观;以期待可能性理论、累犯制度、重婚制度为例,论证应然中静态的刑法理论所蕴涵的人性观,均与传统性善观相悖。  相似文献   
15.
高深 《今日浙江》2009,(22):62-62
人类的天性,从来就有两个方面,一面是性善,为公、清廉;而另一面则是性恶、自私、贪婪。  相似文献   
16.
宋君 《行政论坛》2003,(5):92-93
任何一种制度安排,都应该是建立在特定的人性认识基础之上的,宪政制度自然也不例外。分析中西“性善”与“性恶”两种不同的人性预设对各自制度安排的影响,并在比较中寻找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合理思想的有益结合,将有助于我国的宪政制度安排和宪政建设。  相似文献   
17.
儒家的性善论与法家的性恶论分别是儒家“仁政”与法家“法治”两种不同管理主张的理论基础。孔子根据人性可塑而提出“德治”,孟子根据性善论而提出“仁政”,确立了儒家的“善政之道”。荀子根据性恶论提出“礼法兼治”的管理主张。法家韩非子等人则根据性恶论提出“以法治民”的管理之道。自汉以降传统中国的治道实为儒法(德法)互补与平衡,体现出传统文化中和谐管理的智慧,这对当前刚柔相济的管理变革和中西管理文化的融合都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哲学是关于人生命的学问,非常重视对人性的探讨。孟子"性善"和朱熹的"性本善"思想,在中国人性论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孟子和朱熹对于人性的诠释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径。孟子的"性善"是即心言性,强调性由心显,以心善言性善,走的是一条逆觉体悟的道路;朱熹的"性本善"是即性言心,强调天理下贯为人性,以性善言心善,走的是一条顺思论证的道路。"性善"与"性本善"的内涵存在一定差异。从"性善"发展到"性本善",实质是人性论的一种理论模式转化。  相似文献   
19.
人性问题是哲学史上发生最早并且争辩最激烈的问题.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日生日成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人性和人的本质是涵义不同的两个概念.人的本性和人的本质问题是人学的核心问题,也是正确理解有关人的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论人的本性     
自从有了人,人们就一直在追问人的本性,特别是苏格拉底提出人要"认识你自己"以后,人们更加领悟到:要认识世界,首先要认识自己;要了解万事万物的真相,首先要了解人自身的真相。然而,尽管人类已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思想家们"上下而求索",但关于人自身本性的认识,却始终众说纷纭,难有定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