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58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3篇
工人农民   38篇
世界政治   178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9篇
法律   10099篇
中国共产党   830篇
中国政治   4176篇
政治理论   480篇
综合类   6051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441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575篇
  2014年   1409篇
  2013年   1325篇
  2012年   1380篇
  2011年   1618篇
  2010年   1589篇
  2009年   1704篇
  2008年   1691篇
  2007年   1370篇
  2006年   1272篇
  2005年   1108篇
  2004年   1063篇
  2003年   1207篇
  2002年   1096篇
  2001年   983篇
  2000年   907篇
  1999年   336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31.
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犯罪倾向极其明显,是极易导致犯罪的变态人格之一,本文对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犯罪在认识、情感、意志的特点进行理论阐述,为预防打击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2.
流动人口犯罪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珺 《理论月刊》2007,(9):127-131
对犯罪原因的探讨一直是犯罪学研究的难点之一。流动人口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影响犯罪的因素是极其广泛的,本文拟从经济原因、社会原因、文化原因、政策原因、心里原因多方面对之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33.
恶意是指意图侵害他人利益或实施犯罪行为的不当动机,其本身蕴含着伦理道德评价。恶意侵权是指出于不正当动机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恶意犯罪是指刑法中将恶意作为主观构成要件或情节要素的犯罪类型。我国立法规定有恶意串通、恶意注册、恶意诉讼、恶意透支等恶意行为类型。由于恶意概念的不确定性,恶意行为存在复杂的类型形态,有必要运用类型化思维予以分析。关于恶意犯罪的构成要件,对于恶意作为构成要件基本要素的犯罪类型来说,恶意既可以是规范要素又可以是主观要素,既是违法要素又是责任要素,具有定罪功能;对于恶意作为构成要件变量要素的犯罪类型来说,恶意作为反映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的情节因素,可在量刑时予以考虑。关于恶意犯罪的主观罪过,传统的整罪分析模式存在不足,需要运用要素分析方法针对危害行为、结果等不同客观要素分别确定其罪过形式。关于恶意犯罪的司法适用,应从刑民一体化的角度把握界分恶意侵权与恶意犯罪的核心要素,综合考虑恶意动机的入罪与出罪功能,注重实体和程序上的刑民衔接协调,通过惩罚性赔偿促进刑民责任融合。  相似文献   
334.
近年来教体、民政、公检法司等部门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矫治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矫治工作的理念尚未达成共识,在目前的法律制度下对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实施的严重危害行为和违法行为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矫治措施,检察部门在办理附条件不起诉时面临缺乏社会帮教资源的困境,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衔接的有效机制。应当在理念层面就"有效矫治"达成共识,加强早期干预和重点干预,建立起不同阶段多家主体充分参与的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综合矫治体系。  相似文献   
335.
在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加持下,互联网医疗行为打破了传统医疗行为的地域限制,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共享。互联网医疗行为与传统的医疗行为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尤其是互联网医疗中远程医疗模式的应用,使得传统的医疗过失犯罪理论在互联网医疗过失犯罪的认定与处理中遭遇了困境。医疗过失犯罪认定的关键在于医疗注意义务和医疗注意能力的判断。在追究互联网医疗过失责任时,不应拘泥于传统医事刑法对医疗过失责任的判断标准,而应在充分认识互联网医疗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探寻互联网医疗中医务人员注意义务和注意能力的内容及判断标准,进而准确地认定医疗过失及合理地分配医疗风险和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336.
以浙江省18起法院判决的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为研究对象,根据法院的判决书采集犯罪数据,对涉及诈骗的犯罪行为人属性、诈骗组织结构、作案手段、犯罪产业链条进行案例剖析,对犯罪能力、犯罪收益、刑事处罚等维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笔者发现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有组织犯罪;同时,这也不是一种简单的低风险、高收益的犯罪类型,对于不同级别的罪犯来说,具有不同的犯罪收益和犯罪风险。应当采取"重典治乱"的刑罚策略,推进全球犯罪治理模式的国际警务执法合作,实施地域性职业犯罪预防和受害精准预防、系统性源头性全链条打击、统筹境内境外两个战场的"打防结合、预防为先"侦防策略。  相似文献   
337.
<正>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知识产权犯罪与以往传统的犯罪手段截然不同,犯罪手段和方式不断升级,变得更加隐蔽和难以被发现,给侦查机关和办案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侵犯知识产权罪是指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许可,非法利用其知识产权,侵犯国家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秩序和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侵犯知识产权罪主要包括侵犯专利权、著作权和商标权三大类,犯罪的表现形式呈现智能化、  相似文献   
338.
在我国积极刑法观的刑事立法背景下,犯罪附随性后果带来的负面效应不断扩大。犯罪附随性后果本质上是对犯罪人资格或权利的剥夺与限制,在性质上属于非刑罚处罚措施。其所存在的价值基础在于防卫社会和保护重大公共利益,但随着积极刑法观在我国的确立,严厉的犯罪附随性后果可能违背刑法轻缓化的价值理念,并且影响犯罪人的再社会化,带来犯罪附随性后果预防功能的克减。为使犯罪附随性后果更好发挥作用,必须树立犯罪人复归社会与防卫社会相统一的思想理念,给予犯罪人更多的人文关怀,在规范上提高设置主体的规范层阶,缓和其严厉性,并且逐步消除前科报告义务,同时在制度上建立犯罪人就业歧视的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339.
建立完善的枪支管控体系,不仅有助于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举。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变化,我国枪支管理工作也日趋复杂,现行的枪支管理制度在运行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了正常的司法审判活动,与民众所具有的朴素正义也不甚吻合。梳理现行枪支管理制度及实务中发展的问题,明晰对枪支概念的认知及边界、完善枪支认定标准立法,构建枪支犯罪的双轨治理模式,有助于实现涉枪管理案件在罪刑法定原则框架下兼顾实质价值判断的审判。  相似文献   
340.
环境问题和环境犯罪治理近年倍受关注,当前环境犯罪追诉仍举步维艰,原因在于:立法不足,导致刑事司法力度受限;侦查取证和鉴定困难,导致有罪难究;"两法"衔接机制不畅,导致以罚代刑;打击环境犯罪专业力量不足,影响工作效率等。从运筹学角度,未来的环境犯罪治理方向是:以预防和控制为先,防止形成严重后果;完善刑事立法,为打准打实提供有力司法依据;破解侦查取证难,树立打早打小预防性司法观;加强"两法"衔接,打击犯罪与恢复性司法并举;重视专业力量,提升现有环境司法力量专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